head
欢迎k登录
首页 >> 中部信息 >>湖南篇
最新报道
湖南篇
衡阳市服务业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日益增长
作者: | 发布者: | 时间:2011-05-16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被定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获得了“中国现代服务业最佳投资城市”的美誉,全市服务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服务业发展总体概况

  (一)服务业总量规模继续扩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10.19亿元,增长13.1%,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35.9%;对全市国民经济贡献率达32.8%。其中,运输邮电业完成增加值72.42亿元,增长速度超过全市服务业发展速度,增长达到16.7%,比上年同期提高11.8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和房地产业发展趋缓,分别完成增加值77.73亿元、26.55亿元、22.47亿元、34.06亿元,增长幅度都在10%以下;其他服务业完成增加值276.98亿元,增长15.7%,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

  (二)三产占比稳步提高

  全市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从2000年的30.9:34.3:34.8提升到2010年的18.6:45.5:35.9。一产比重下降了12.3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高了11.2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0年的34.8%提高到2010年的35.9%,提高了1.1个百分点,年均增加0.11个百分点。

  (三)行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强力推进,全市服务业行业结构得到优化。以住宿、餐饮等个人和家庭服务为代表的生活(消费)性服务业平稳发展,2010年实现增加值26.55亿元,同比增长5.7%。以商贸、仓储、交通运输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加速发展,2010年实现增加值72.37亿元,同比增长16.7%。以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及居民社区服务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其中,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010年实现增加值54.55亿元,增速高达33.1%。

  (四)服务业对地方财力的贡献日益增长

  营业税是地方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业行业纳税的主要税种。随着服务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服务业提供的税收成为地方财力的重要来源之一。2010年,全市服务业实现税收38.56亿元,同比增长32.37%,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到50%,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

  (五)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发展总体良好,工资福利水平明显提高

  2010年全市限额以上服务业单位1211家,其中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72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6.62亿元,同比增长27.66%。分行业看,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9.76亿元、25.27亿元、10.49亿元,居各行业企业营业收入规模前三位;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较快的行业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幅分别为49.3%、32.6%、19.3%。全市160家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资产合计达到1461.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4个百分点。其中,资产上亿的单位已有37家,资产超过10亿元的达17家。限上服务业企业2010年度应付工资总额达7.02亿元,同比增长达19.8%;应付福利费总额1.26亿元,同比增长30.6%。

  (六)机制活力明显增强

  全市土地、矿产、房地产、劳动力、人才、金融、技术等要素市场全面开放,市场化价格机制扩大,市场配置资源的格局基本形成。非国有经济占第三产业的比重继续提高,非国有经济已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占全社会公路、水路货运量的87%。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利用外资规模和领域逐步扩大,实际利用外资从2005年的1.78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4亿美元,年均增长17.6%,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3.44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7.85亿美元,年均增长21.3%。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沃尔玛、家乐福、大洋百货、中兴网信科技、台湾万事达、红星美凯龙等服务品牌陆续入驻我市。

  二、服务业发展特色鲜明

  (一)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衡阳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969.7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75亿元,同比增长32.25%和28.84%;接待入境游人数105368人次,创汇收入4340.06万美元,同比增长29.84%和34.57%,旅游总收入已占全市GDP的7.14%,创历史新高,旅游业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均有所提升。其中,产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衡阳抗战纪念城成功获评国家3A级旅游区,衡阳县赤水村莲湖原生态观景园成功获评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罗荣桓元帅故居创4A工作已经通过省旅游局初评,即将迎来国家旅游局的正式评定。全市A级景区增至13个,其中国家5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8个,2A级景区4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增加到11个。全市有12个旅游项目进入全省旅游重点项目建设“251”工程。目前,中国福(盐)海项目规划等前期工作已投入资金1.24亿元,南岳衡山投入9000万元新建了旅游服务中心、南岳衡山博物馆、共和酒店等旅游基础设施。

  (二)现代物流进入快速发展期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关联度很高的战略产业,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可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现代物流业发展不断加快,优化了区域产业结构,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缓解了就业压力。

  物流业快速发展,配套设施逐步建成。截止2010年底,全市现有国内外货运企业100多家、仓储企业56家,其中冠以物流名称的23家,从事外贸和有进出口贸易的企业达63户。物流业形成了以物流园区为骨干,以物流配送中心为网络的层次结构,正在打造和形成白沙工业物流园区、松木化工物流园区等十大物流园区。至2010年底,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104.48亿元,同比增长15.7%;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48%;占GDP的比重为7.36%。物流业已成为衡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加强。到2010年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826公里,二级以上公路里程1109公里,全市干线公路里程1104公里,完成省新改建项目5个,新增二级公路85.1公里,三级公路15.32公里。2010年,在建项目7个,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总里程为301公里。至2010年年末,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达57.56万辆,2008-2010年平均增速达16.08 %,2010年汽车保有量16.85万辆,三年平均增长22.25%,载客、货汽车分别为10.84万辆和4.78万辆,三年平均增长27.58 %和10.54%。2010年末营运客、货车辆分别为1.01万辆和4.52万辆,其中省、市、县际班线客车0.23万辆,中高级客车0.25万辆,普通货车2.91万辆,大中型货车1.47万辆,安装GPS设备0.16万辆。拥有各类船舶0.16万艘,千吨级货运船舶达36艘,运力达3.2万载重吨。全年货物运输量15137.5万吨,增长13.3%,周转量1949967.2万吨公里,增长25.4%;旅客运输量16460.2万人,增长15%,周转量800382.3万人公里,增长16%。

  (三)消费服务业发展良好

  居民收入逐步增长,需求、支出随之增加,消费市场活跃。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2.12亿元,增长19.2%。分地区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20.86亿元,同比增长19.8%,占全市总额的89.14%;其中,城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52.13亿元,同比增长达32.2%,占城区总额的83.67%,占全市总额的74.58%。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1.26亿元,同比增长14.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1.87亿元和375.64亿元,分别增长41.7%、18%;住宿业完成零售额7.62亿元,同比增长23.8%;餐饮业完成零售额56.99亿元,同比增长15.8%。

  (四)服务业项目建设进度加快

  2010年,服务业完成投资205.2亿元,同比增长13.6%。2006-2010年,在服务业投资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累计完成146.33亿元,年均增长46.1%;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79.83亿元,年均增长35.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完成投资18.4亿元,年均增长18.3%;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完成投资35.98亿元,年均增长40.1%;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79亿元,年均增速达2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完成投资14.3亿元,年均增长6.2%。

  2010年,全国首批11个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确定,衡阳入选,成为全省唯一入选此项试点的城市。衡阳高度重视,筹办了服务业高峰论坛会议和重大项目推介暨招商签约会。共签约项目106个,总投资额达443.82亿元,总引资额达413.94亿元。衡阳开启服务经济新时代。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业企业规模偏小

  根据省局文件公布2008年度大中型服务业企业名单,衡阳市大中型服务业企业只有43家,占全省大中型服务业企业的比例仅为4.6%,其中大型服务业企业2家,占全省的大型服务业企业个数的2.5%,中型企业41家,占比4.8%。衡阳市大中型服务业企业个数在全省排位第5,排在前4的依次是长沙、岳阳、株洲、湘潭,比排在第6、第7的常德、永州分别仅多1家、2家企业。服务业企业规模偏小,导致竞争力不强,发展能力不足。

  (二)产业比重偏低

  2010年,衡阳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8.62:45.46:35.92,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排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全国整体水平,与全省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39.30%相比也有较大差距。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32.8%也处于偏低水平。这表明,衡阳市产业结构还处于经济发展中的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与一、二产业发展不够协调,不能满足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相当大的空间。

  (三)就业人员增长缓慢

  服务业经营范围广,业务门路多,能容纳大量劳动力。发展服务业是解决和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衡阳市2010年度限额以上服务业(不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共116813人,比上年同期只增加3.1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34370人,同比增长3.6%;服务业行政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平均人数82443人,同比增长2.9%。

  四、对策及建议

  (一)积极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抓住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契机,着眼于服务业体质突破和机制创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进程,形成服务经济增长点。通过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夯实全市服务业发展基础,建立生产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创新生活服务业发展方式,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把衡阳市培育成为主导产业突出、服务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服务业中心城市。

  (二)加快建立衡阳市服务业统计局际联系会议制度。受服务业行业多、牵涉广、基础薄等因素的影响,服务业统计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部门统计工作协调和部门全行业统计问题尤为突出,影响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建立衡阳市服务业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各部门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加强全市服务业各行业的调查研究分析工作,建立和创新服务业经济运行监测调节体系,构建紧密配合、资源共享的快捷信息网络体系,及时了解服务业发展状况,充分发挥统计在服务业发展中的“指挥棒”作用。为进一步加快衡阳市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建立我市服务业统计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十分必要。

  (三)加大投资力度,调动全社会力量发展服务业。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加大对衡阳市服务业引导发展的资金投入,发挥市级服务业引导资金的促进作用,加大全市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重点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发展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对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在税收、融资方面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作用,优化行业结构。

  1、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软件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3、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充分发挥科技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4、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5、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五)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兴办各种服务业岗位职业培训,支持鼓励在衡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社会力量开设服务专业,加快对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和完善人才招聘制度,畅通服务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采取有力措施留住、用好人才,努力创造让人才充分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为发展服务业贡献力量。

  (六)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鼓励外商投资服务业,完善服务业吸收外资法律法规,通过引入国外先进经验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建立支持服务业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平台,提供市场调研、法律咨询、信息、金融和管理等服务。继续大力发展旅游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

  (七)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的社会氛围。规范服务市场秩序,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监管制度。提高全民收入,增加社会的现实购买力,促进服务消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百姓生活压力,减少预防性储蓄,使整个社会释放出巨大的服务消费意愿和潜力。进一步落实职工年休假制度,倡导职工利用休假进行健康有益的服务消费。


来源: 附件:
bottom
Copyright (C)2007-2009 All Rights 南昌大学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联系我们 | 您是第702412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