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欢迎k登录
首页 >> 中部信息 >>湖南篇
最新报道
湖南篇
一季度湖南新型工业化发展平稳
作者: | 发布者: | 时间:2012-05-21

一季度,全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将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不动摇,着力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促增长,全省新型工业化发展平稳,第一推动力作用明显。

  一、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工业经济地位平稳提升。一季度,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2%,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比2011年提高3.0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6%,拉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7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增速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快3.6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0%,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位。

  (二)工业企业效益稳步增长。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639.68亿元,同比增长22.4%,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3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69.29亿元,同比增长10.9%,增幅居全国第6位。在规模以上工业39个大类行业中,35个大类行业实现盈利,其中,26个大类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实现利润总额居前五位的是专用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实现利润67.47亿元、37.70亿元、19.36亿元、13.31亿元和12.06亿元,这五个行业共实现利润149.90亿元,同比增长10.5%。全省财政总收入744.65亿元,增长21.1%;工业税收贡献大,全省工业企业实缴税金320.96亿元,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43.1%,增长17.5%。其中,实缴国税278.95亿元,增长16.1%;实缴地税42.02亿元,增长27.5%;工业对劳动就业贡献明显,全省规模工业吸纳就业人员274.86万人,同比增加26.2万人。

  (三)工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一季度,全省规模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0%,增速比全省规模工业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3.5%,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全省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增长17.4%,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0%,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实现万元工业增加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和铅分别为8.87千克、1.82千克、8.81千克、0.28千克和0.66克;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和铅排放总量分别削减6.7%、22.7%、28.2%和9.2%。全省建设用地供地率为56.4%,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6.0%。

  (四)自主创新成效比较明显。一季度,全省研发经费支出达5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3%;全省专利授权量3715项,同比增长6.9%;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33.8%,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全省规模工业专业技术人员29.48万人,占规模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10.7%。

  (五)开放合作不断深化。一季度,全省工业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84.16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78亿美元,增长31.4%,比去年同期提高20.0个百分点;引进内资390.91亿元,增长26.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平稳增长,一季度,全省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29.72亿元,增长23.7%;工业技术改造投资510.46 亿元,占全省技改投资的78.5%,增长27.1%。

   二、新型工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及不足

  (一)发展不平衡。从一季度新型工业化考核结果来看,考核得分前8名的市州,分别为常德、岳阳、株洲、益阳、郴州、娄底、衡阳、长沙等工业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长株潭城市群”、“一点一线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省全部工业的37.6%和65.2%,而湘西地区的张家界、怀化、自治州工业增加值之和仅占全省的5.6%,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比较突出。

  (二)自主创新能力仍较弱。一季度,全省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仍维持在1%左右,14个市州中,仅有湘潭、株洲、长沙、娄底,岳阳5个市州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张家界、自治州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仅为0.01%和0.16%;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足四成;规模工业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0.7%。

  (三)环境保护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一季度,全省工业企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增长8.8%,全省除娄底、郴州、长沙外,其余11个市州氮氧化物排放增加,其中永州、岳阳、常德、益阳、湘潭、自治州、株洲、邵阳、衡阳、怀化10个市州氮氧化物排放增长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分别增长21.4%、19.5%、16.8%、15.5%、14.5%、13.4%、12.3%、11.5%、11.0%和9.6%;株洲、邵阳、湘潭、岳阳、益阳、常德6个市州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增加,分别增长12.0%、8.1%、7.8%、4.7%、4.4%和1.0%。

  三、几点建议

  (一)着力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布局结构,加快改造提升机械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食品、有色等优势特色产业。深入推进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战略,努力把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为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进一步加大湘西地区的开发力度,充分发挥湘南开放开发区作用,建设资源深加工的新型工业区。

  (二)着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是加强全省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配套企业,重点实施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扶持企业创建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鼓励和支持企业申请发明专利,扶持发明专利技术产业化;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间服务机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交易等平台建设。

  (三)着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在产业政策上,优先支持建设节能降耗项目以及环境保护产业项目,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设以低碳排放、再循环为特征的工业体系,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承办:工业统计处
执笔:周  玲
核稿:李跃辉
责编:黄湘冀


来源: 附件:
bottom
Copyright (C)2007-2009 All Rights 南昌大学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联系我们 | 您是第702412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