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欢迎k登录
首页 >> 中部信息 >>河南篇
最新报道
河南篇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工作“双赢”局面
作者: | 发布者: | 时间:2011-10-24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为能源发展创造条件。“十一五”以来,河南省以年均7.9%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持了国民经济12.8%的增长,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12%,完成了节能降耗目标。根据国家节能目标分解情况,“十二五”时期,河南省单位GDP能耗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降16%,但河南重化工业特征突出,节能空间收窄,未来5年节能降耗任重道远。


  保持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良性互动,对经济、社会以及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在保障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的前提下,完成节能降耗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河南能源的发展现状、“十一五”时期全省节能降耗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十二五”时期全省如何做到开发与节约并举,使能源保障更好地服务于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发展。


  一、河南能源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一五”时期,河南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方针,在全社会各领域加大能源节约力度。针对全省节能降耗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节能降耗工作,明确节能降耗工作要与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相统一。特别是“十一五”最后一年,在节能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省政府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关闭淘汰了一批技术落后、能耗高和污染大的企业,确保经济发展速度与能源消耗程度相协调,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全省经济的较快发展,为“十一五”时期节能降耗工作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能源生产现状和特点


  1、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和构成。“十一五”以来,河南能源生产总量继续扩大,技术水平快速提高。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河南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超过1.8亿吨标准煤。“十一五”时期,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年均增长率为5.1%,能源生产弹性系数0.40;其中2010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构成为:原煤92.7%,原油3.8%,天然气0.5%,水电3.0%


  2、一次能源供给能力增强。目前,全省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逐步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逐渐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2010年,全省一次能源供应量18672万吨标准煤,占全国一次能源供应量的6.3%;“十一五”时期全省一次能源供应量增长28.6%,其中原煤生产量17310万吨,增长30.5%,原油生产量711万吨,减少1.8%,天然气生产量90亿立方米,减少66.5%,一次电力生产量561亿千瓦时,增长108.6%。能源供给能力的增强为全省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3、二次能源生产显著增加。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全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全省二次能源生产量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十一五”时期,全省火力发电量、洗精煤产量、焦炭产量、汽油产量、柴油产量及润滑油产量年均分别增长10.8%24.0%14.3%10.4%6.3%11.8%,呈逐年上升趋势。


  4、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显著。“十一五”以来,全省规模以上能源工业的工业增加值从838.64亿元增加到1655.13亿元,其中燃气(煤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最快,从3.14亿元增加到33.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4.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年均增速也都在10%以上,石油开采和天然气开采业年均增长5.9%


  (二)能源消费现状和特点


  1、能源消费总量和构成。“十一五”以来,河南能源消费总量持续扩大,“十一五”时期,全省能源消费年均增长7.9%,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622010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达21438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84.3%,原油占9.0%,天然气占3.0%,水电占3.7%


  2、能源消费以工业部门为主。工业是全省能源的最大消费用户,其消费量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2/3以上,2010年工业能源消费占全省能源消费的比重为79.9%,生活用能源消费比重为9.5%,农、林、牧、渔业能源消费比重为2.5%,交运仓邮能源消费比重为4.7%,建筑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以及其他行业能源消费比重分别为0.6%1.2%1.6%


3、电力在能源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一五”时期,全省电力供给发展迅速,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从2005年的2833万千瓦和1382亿千瓦时增加到5057万千瓦和2284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2.3%10.6%,远高出同期全省一次能源生产量的平均增速7.25.5个百分点。同期,全省电力消费量从2005年的1353亿千瓦时增加到2010年的2354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1.7%,高出同期能源消费量增速3.8个百分点;全省电力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从200537.7%提高到2010年的39.7%。(见表一)


表一:“十一五”时期全省发电、用电情况表



发电量(亿千瓦时)

用电量(亿千瓦时)

2005

1381.81

1352.74

2006

1582.56

1523.50

2007

1854.83

1808.00

2008

1971.98

1970.77

2009

2067.96

2081.38

2010

2283.84

2353.96


  注:本表数据为省电力公司数据


  4、居民生活用能呈上升趋势。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全省人均生活能源消费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空调等高耗能家电普及率越来越高以及家庭轿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居民生活用能总量和人均用能水平呈刚性增长趋势。2010年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为204.96千克标准煤,“十一五”时期累计增长27.1%,年均增长4.9%;人均生活用电量272.94千瓦时,累计增长111.7%,年均增长16.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用能将会长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


  (三)“十一五”时期能源节约成效显著


  1、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十一五”时期,全省单位GDP能耗由2005年的1.396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1.115吨标准煤,五年累计下降20.12%,年均下降7.9%,较好地完成“十一五”全省节能降耗目标。(见表二)


表二:“十一五”时期单位GDP能耗及降低率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十一五”

累计下降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1.396

1.355

1.298

1.232

1.156

1.115


单位GDP能耗上升或下降(±%


-2.98

-4.15

-5.11

-6.02

-3.53 

-20.12


  2、各省辖市均完成节能目标。全省18个省辖市均完成了“十一五”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其中有3个市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节能目标,分别为:焦作(超额2.00%)、平顶山(超额1.76%)、新乡(超额1.57%)(见表三)。


表三:“十一五”各省辖市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表


2005

2010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十一五”时期

计划降低(%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2005

降低

%

1.350

-20

1.079

-20.05

1.240

-18

1.016

-18.03

1.550

-20

1.240

-20.02

平顶山

2.320

-21

1.824

-21.37

2.790

-23

2.148

-23.00

1.790

-22

1.395

-22.05

1.750

-21

1.377

-21.33

2.290

-21

1.799

-21.42

1.950

-20

1.558

-20.08

1.370

-18

1.122

-18.08

1.230

-18

1.008

-18.05

三门峡

1.890

-21

1.492

-21.06

1.360

-20

1.088

-20.00

1.430

-19

1.157

-19.12

1.370

-20

1.095

-20.07

1.240

-18

1.016

-18.06

驻马店

1.250

-18

1.025

-18.03

2.640

-23

2.032

-23.02


  3、主要单位产品能耗下降明显。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高耗能行业的准入门槛,积极推广节能新工艺,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均有较大幅度下降,能效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到“十一五”末,河南纳入国家监测的83项产品单耗指标中有50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指标值降幅超过20%的有原煤生产、机制纸及纸板、炼焦、烧碱、水泥、平板玻璃、氧化铝等,全省能源节约成效显著。(见表四)


表四:主要耗能产品单耗对比表


主要单耗指标

2005

2010

降幅(%

吨原煤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16.39

7.68

-53.14

火力发电标准煤耗(克标准煤/千瓦时)

366.85

314.85

-14.17

合成氨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1426.80

1250.63

-12.35

吨水泥孰料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323.99

112.12

-65.39

机制纸和纸板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590.11

322.62

-45.33

氧化铝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1032.18

562.28

-45.53

电解铝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2017.68

1726.01

-14.46

吨钢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533.46

476.00

-10.77

单位铝锭综合交流电耗(千瓦时/吨)

15028.64

13989.27

-6.92


  4、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提高。提高加工转换效率是节能的重要途径,由于河南重点耗能企业不断加大企业节能工艺技术的改进,加快设备技术更新力度,加强管理,提高余热、余气和余压等资源回收利用水平,使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水平逐步提高。“十一五”末,全省工业加工转换总效率73.2%,比2005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其中:电力行业通过关小上大,规模能耗效益显现,随着一批大型火力发电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投产,火力发电效率达到39.0%,比2005年提高7.8个百分点。


  二、“十二五”节能工作的严峻形势和挑战

  “十一五”以来,特别是最近两年全省节能降耗取得的成效,一方面说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正确的,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同步推进的初衷所在,更是我们借“机”发力、乘“机”而起、加快崛起的动力所在;另一方面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2008年下半年以来,部分高耗能行业(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等)因受国际市场冲击,产量大幅萎缩,直接拉动了能耗增速回落,节能降耗成效还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目前,欧洲债务危机以及世界经济下滑,影响节能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十二五”节能降耗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一) 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河南经济增长长期以投资拉动为主,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特别是近年来,全省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单位能耗最高的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提高,能耗较小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比重过低。2005年以来,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在30%左右徘徊,2010年仅有28.6%,比2005年下降1.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4个百分点,处于全国最后一位。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且不升反降,决定了全省能源消费总量较高,决定了单位GDP能耗居高不下,也使得节能降耗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凸显。(见表五)


表五:2005年以来河南二、三产业比重变化情况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第二产业

增加值占

GDP比重(%

52.1

54.4

55.2

56.9

56.5

57.3

47.7

47.9

47.3

47.4

46.2

46.9

高于全国平均

水平百分点

4.4

6.5

7.9

9.5

10.3

10.4

第三产业

增加值占

GDP比重(%

30.0

30.1

30.0

28.3

29.3

28.6

40.5

40.9

41.9

41.8

43.4

43.0

低于全国平均

水平百分点

10.5

10.8

11.9

13.5

14.1

14.4


  (二)煤炭比重过高,石油、天然气及非化石能源比重偏低。河南能源消费长期以来主要以煤炭为主,天然气、石油及非化石能源如水电等消费比例偏低。2010年,全省煤炭消费量仍然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0%以上(世界煤炭消费水平平均比重为26.5%,工业化国家为21.4%),其中每年用于发电、供热的煤炭超过1亿吨,占全省煤炭消费总量的40%以上,省外输入电量仅占全省电力消费量的5.0%,而天然气、石油及非化石能源如水电等消费仅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15%左右。大量消费煤炭不仅直接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带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以及酸雨和污染物越界输送等环境问题,给环境保护带来一定的压力。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排放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烟尘总量约有90%70%来自燃煤,这种能源消费结构也是造成全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固定资产投资产业间不平衡。2010年,全省一、二、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5.0%49.7%45.3%。一、二产业投资比2005年上升1.24.7个百分点,三产业投资下降5.9个百分点。长期偏重二产的“二、三、一”投资产业结构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二产仍是拉动全省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在工业化发展的加速时期,为保证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着力寻求扩大经济总量是必然选择和当务之急。加大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经济投资力度仍将是未来较长时期经济总量扩张的重点之一。而工业产出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以消耗大量的能源为代价,工业能源消费增长的刚性依然较强,未来一段时期能源消费仍将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趋势。


  (四)能源短缺是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问题。全省自1999年起能源消费总量超过能源生产总量,除个别年份外,到目前能源供应低于能源消费的趋势仍在继续。能源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差额由1999年的433万吨标准煤扩大到2010年的2766万吨标准煤。在电力消费方面,据有关部门预测,“十二五”时期,河南最高用电负荷将以每年500万~600万千瓦的幅度递增,到2015年达到6500万千瓦的水平。根据全省电源规划及电煤供应形势,预计将出现1500万千瓦左右的缺口,迫切需要增加外部电力输送通道和输送能力。虽然河南省能源资源条件比较丰富,但仅靠自身生产的能源,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需求缺口越来越大,净调入能源占总能耗比重逐年增大。由于对资源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能源短缺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问题,不利于全省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今年以来节能压力逐渐显现。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河南节能降耗仍将面临严峻形势,节能降耗任务仍很艰巨。今年上半年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3.35%,虽较年度任务目标差距较小,但随着河南重化工业用能增速加快和上年能耗增速高开低走的影响,能耗面临反弹压力仍然较大。一方面,在2010年节能降耗攻坚战中,一些地方对部分高耗能企业和项目采取了延期投产和限电限产等超常规措施,2011年大部分恢复常规运行。随着全省经济的逐步回升,也将带动能耗需求的增加,今年以来全省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工业用电也呈现快速回升势头,使能耗面临反弹的压力。另一方面,节能工作推进难度加大。经过前些年的努力,相对投资少、见效快的常规性节能措施大都付诸实施。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投入成本不断增加,节能空间不断收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节能降耗进入“啃硬骨头”阶段。同时,国家发改委根据上半年节能目标监测模型,对河南节能目标预警等级提高,由一季度的三级预警升为一级预警,节能形势较为严峻。


  三、“十二五”时期能源发展及节能对策建议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全省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能耗总量控制与标准限额约束,更加注重结构节能与工程节能支撑,更加注重市场机制推动与依法监管,制定新举措、开创新业绩,努力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迈出新步伐,使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新成绩,实现发展与节能工作“双赢”。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发展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0%以上,同时,提出了单位GDP能耗降低16%的约束性指标。据此测算,若“十二五”时期年均GDP增速为9.0%,则当年能耗年均增速5.26%,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致为0.58时,可完成单位“十二五”时期GDP能耗下降16%的目标。这就意味着,全省实现“十二五”规划经济增长目标所需的能源,依靠能源开发的新增量只能占58%,其余42%要依靠能源节约来解决。因此,一方面,要保持中原经济区整体经济科学发展,就要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另一方面,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资源与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继续坚持和实施“开发与节约并举”的能源战略方针。


  (一)前提保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充分认识到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全面加强对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节能潜力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十二五”及每年节能减排目标,并分解落实到各省辖市,把地区目标考核与行业目标评价相结合,把落实五年目标与完成年度目标相结合,把年度目标考核与进度跟踪相结合,进一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工作格局。


  (二)重要手段──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要坚持节约优先,积极实行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类资源保障水平。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实施工业节能综合改造、建筑节能、低碳交通、公共机构节能、重大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节能产品惠民、节能服务体系建设、节能能力建设等八大重点节能工程。要加大力度推广先进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制度,加强节能检查执法能力建设。


  (三)关键环节──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调整。结构不优是影响节能降耗的决定性因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是最大的节能降耗,经济结构调整与节能降耗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全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要求,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按照“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要求,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先进产业基地,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做强做大战略支撑产业,大力发展战略基础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农业和基础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重要抓手──继续加大落后产能淘汰,限制“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过快增长。落后产能是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源头,淘汰落后产能是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抓手。“十二五”时期,全省要进一步加快淘汰电力、煤炭、建材、钢铁、有色、化工、造纸、发酵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落后产能,对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设备及产品实行强制性淘汰制度。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和高耗能、高排放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转入,避免低水平简单复制。


  (五)有效措施──加大节能监管力度,完善节能政策措施,建立节能长效机制。要尽快完善节能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煤、油、气、电、水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运用价格杠杆引导企业节能。完善促进节能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以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要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各项节能降耗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通过调整工业结构,改变以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问题。各级政府要建立节能长效机制,从产业结构、准入门槛、企业源头等抓工业节能工作,通过市场价格等调节手段和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引导企业自觉采取节能降耗措施。


  (六)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开辟资源综合利用、反复使用的新途径,把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一是加大以循环经济模式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延长发展煤焦化、煤焦铁、煤电铝、煤机械、煤建材等产业链,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能源工业基地,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二是把低碳经济理念引入工业发展,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从企业小循环入手,向行业中循环拓展,实现区域大循环,使低碳化、绿色化贯穿于发展全过程,以突出节能、节水、降耗、增效和环保,促进煤炭、炼焦、冶金、电力、化学、建材和机械等支柱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来源: 附件:
bottom
Copyright (C)2007-2009 All Rights 南昌大学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联系我们 | 您是第702412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