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欢迎k登录
首页 >> 中部信息 >>安徽篇
最新报道
安徽篇
经济稳健运行 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全省经济形势系列分析之一
作者: | 发布者: | 时间:2011-04-25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全省经济承接了去年较为稳健的走势,继续保持平稳较快运行,整体上呈现出“速度较快,效益提升,结构优化,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初步核算,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284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0.7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1596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996.5亿元,增长10.5%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一)主要指标较快增长,继续保持领先发展态势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9%,财政收入增长3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1%,出口增长39.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3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9.7%。其中,GDP增幅为1997年以来同期次好水平(2010年一季度为14.9%),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口、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为1997年、1995年、2006年和2008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

横向比,主要指标增长领先全国,部分指标增幅位次上升。一季度,我省GDP、工业、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等主要指标增幅比全国分别高4.1个、5.5个、10.1个、6.7个、0.9个和12.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消费增幅居全国第9位、第6位和第5位,同比分别上升4位、18位和2位。在中部六省中,一季度我省工业增幅低于湖南、湖北,居第3位,同比上升2位;投资增幅居第1位,同比上升4位;消费增幅与河南并列第1位,同比上升1位。

纵向比,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十五十一五开局的同期水平。十五开局的2001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出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分别高5.1个、2.2个、9.2个、25个、37.4个、10.6个和12个百分点;与十一五开局的2006年同期相比,以上各指标增幅分别高2.5个、3.6个、2.6个、24.5个、12个、2.7个和4.6个百分点。

(二)生产发展较为平稳,重点行业增势较为强劲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虽然持续旱情对我省农业生产不利,但各项应对措施及时、有效,目前在地作物长势基本正常。据农业部门监测,目前主产区小麦一、二类苗比重达到90.1%,较2月下旬提高6.7个百分点。粮食生产继续得到加强。据农户种植意向安排调查显示,全年农作物意向种植面积比上年实际种植面积增长0.7%。其中,粮食种植面积增长0.6%,油料下降1.2%,棉花增长9.5%。养殖业发展总体平稳。一季度,生猪存栏、出栏分别为1454.5万头和717.8万头,下降2.6%2.1%;家禽存、出栏分别为18054.4万只和12971.6万只,下降3.1%6.4%。全省主要肉类产量88.7万吨,下降2.4%;蛋产量23.8万吨,下降5.1%;奶产量5.1万吨,增长9.6%;水产品产量59.3万吨,增长2%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10.7亿元,增长19.9%37个工业大行业同比全部增长,9个行业增幅超过30%。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通用设备制造、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增长较快,增幅分别为32.8%24.9%29.6%21.1%32.3%。主要产品中,发电量、原煤产量分别增长21.5%6.2%,钢材、十种有色金属分别增长13.7%20.1%,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空调、彩电分别增长24.6%32.8%1.2倍和1.8%,汽车增长10.2%

(三)需求拉动较为有力,投资增长高位运行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3.3亿元,增长17.2%。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471.7亿元,增长26.1%。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974.4亿元,增长17.3%;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99亿元,增长16.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汽车零售额增长16.3%,石油及制品增长42.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28.8%,金银珠宝增长47.4%,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长55.5%,粮油、食品增长23.9%

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2149.7亿元,增长35.1%,增幅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延续高位运行态势。其中,房地产投资530亿元,增长36.9%,同比提高8.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一产投资25.4亿元,增长16.6%;二产投资947.8亿元,增长37.4%;三产投资1176.5亿元,增长41%。新开工项目4948个,增长2%;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463.6亿元,增长54.1%。投资资金到位情况良好,一季度投资到位资金3252.1亿元,增长41.3%,高出投资增幅6.2个百分点。

外向型经济增势较好。一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64.7亿美元,增长34.4%,增幅同比回落15.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3.2亿美元,增长39.1%;进口31.5亿美元,增长29.8%。利用外资较快增长。一季度,全省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9项,下降15.5%;合同利用外资8.7亿美元,增长1.8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5.3亿美元,增长32.6%,同比提高14.1个百分点;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225.4亿元,增长73.1%

(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发展活力稳中趋强

从工业看,先进制造业快速增长,而高耗能行业增速相对较慢。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以家电为代表的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3.5%,增幅比全部规上工业高3.6个百分点,比重工业高5.1个百分点;以汽车、叉车等通用或专用设备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增长28%,比全部规上工业高8.1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16.5%,比全部规上工业低3.4个百分点。

从投资看,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加快。一季度,工业投资增长3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2.1%,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56.1%,增幅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6.3%提高到18.8%

从创新看,高新技术产业大幅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6.5%,增幅比全部规上工业高6.6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及新医药等产业分别增长53.9%29.7%26%21.2%22.7%

从非公经济看,一方面,民间投资增长快、比重升,一季度增长43.3%,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0.3%提高到63.9%;另一方面,非公有制工业增势强劲,一季度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增长29.2%,增幅比全部规上工业高9.3个百分点。

从企业景气看,一季度,我省企业家信心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47.5145.5,比去年同期上升3.5个和1.2个百分点。安徽调查总队的企业景气调查中,有52.3%的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形势偏好,42.9%的企业认为持平,仅有4.8%的企业认为偏差。

(五)经济效益大幅提升,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财政收入增势强劲。一季度,财政收入671.2亿元,增长39.8%,增幅比去年同期、全年分别提高1.9个和6.8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6.3亿元,增长35.9%。地方财政收入中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37.5%38.6%72.7%

企业效益继续改善。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68.7亿元,增长45.5%;实现利润223.3亿元,增长53.5%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4个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居民收入增长加快。一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55.5元,增长17.2%,增幅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3355.9元,增长11.6%;转移性收入1362.7元,增长15.6%;经营净收入486.4元,增长63%;财产性收入137.5元,增长65.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26.3元,增长19.7%,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1099.8元,增长21.4%;家庭经营收入773.1元,增长21.4%;转移性收入135.2元,增长21.1%;财产性收入18.3元,下降51.8%

财政支出倾向民生。一季度,全省财政支出621.1亿元,增长41.6%,增幅同比提高23.2个百分点。其中,教育、医疗卫生、城市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支出增长较快,增幅分别为35.8%93.5%58.6%57%107.4%,五项累计支出283.5亿元,占比由去年同期的41.7%提高到45.6%

(六)区域发展呈新局面,皖北发展步伐加快

从皖江示范区看,一季度示范区九市(不含舒城县、金安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0.3%35.5%46.7%,增幅比全省高0.4个、0.4个和6.9个百分点。

从皖北地区看,一季度阜阳、亳州和宿州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5.7%36%45.9%,增幅比全省高5.8个、0.9个和6.1个百分点。

从合芜蚌试验区看,一季度试验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2.4%49.5%35.5%,增幅比全省高2.5个、9.7个和0.4个百分点。

从县域看,一季度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2亿元,占全省份额由去年同期的37%提高到38.5%;财政收入198.6亿元,增长64.8%,增幅比全省高2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760.5亿元,增长43.4%,比全省高8.3个百分点。

(七)宏观调控成效显现,各类物价延续涨势

金融贷款增速放慢。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144.7亿元,同比增长21.4%,增幅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余额比年初增加678.1亿元,同比少增5.8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8063.1亿元,增长21.7%;余额比年初增加1662.7亿元,同比多增217.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914.8亿元,比年初增加1132.2亿元,同比多增259.7亿元;余额增长19%

房屋销售增速减缓。一季度,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增长17.1%42.2%,增幅同比回落14.7个和19.9个百分点。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增势趋缓,一季度,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1465.3亿元,增长23.7%,增幅同比回落44.5个百分点。

各类物价延续涨势。一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5.1%,涨幅比去年同期、全年分别上升2.9个和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9.8%,涨幅比去年同期、全年分别上升0.7个和0.8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2.8%,涨幅比去年同期、全年分别上升3.3个和1个百分点。

总体看,当前我省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良好,供需增长协调,速度与效益同步,创新与转型加快,动力与活力增强,经济运行积极、健康。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较好,为下一阶段稳定较快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应该看到,在当前经济转向稳定增长的良性轨道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值得重视和关注。

一是农资和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过快。从农资价格看今年我省种子价格普遍上涨,其中杂交水稻种子价格平均上涨15%以上,棉花种子平均价格上涨20%以上。化肥中,尿素零售价上涨10.9%,国产磷酸二胺零售价上涨10.6%,复合肥零售价上涨12.7%。一季度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平均上涨9.5%。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直接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既影响农民种植生产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农民稳定增收。从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看,一季度,我省食品价格上涨10.6%,成为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而食品中,除菜类外的其他食品价格全面攀升,由此将推动下游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及价格上涨,进而形成对CPI上涨的推动力。与此同时,一季度,居住上涨5.3%,衣着上涨4.6%。这些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较快上涨,必然加重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的生活负担。

二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明显增加。一方面,高进、低出剪刀差降低了企业盈利空间。一季度,我省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2.8%,涨幅比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高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快。前2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生产成本增长47.1%,增幅比主营业务收入高1.7个百分点。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快,使得企业亏损面有所扩大。2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4.1%比去年末上升2.7个百分点。同时,企业两项资金占用上升。2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资金和应收帐款增长30.7%,增幅比去年末上升3.9个百分点。两项资金占用上升,一方面直接占用生产流动资金,制约生产发展;另一方面资金沉淀,减少了资金周转次数,从而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也给企业效益的持续改善增加难度。此外,自去年10月份以来,央行已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次调高利率,市场流动性逐步收紧,后期信贷增速进一步放慢,将对部分企业融资产生直接影响。

三是房地产调控从严带来的影响。其一,影响投资增长。由于房地产投资在我省固定资产投资中占近20%,其波动必然影响全省投资增长。随着调控政策效应的显现,不排除房地产投资进一步大幅下滑并对投资增长形成较大冲击的可能。其二,影响相关行业发展。房地产业作为牵动性强的产业,其投资对上下游产业都有明显的带动效应,出现大起大落对整个经济发展都将造成危害,尤其对建材、家电等支柱行业的影响较大。一季度,全省水泥产量同比增幅由去年同期的21.8%、全年的13.4%回落到11.9%其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2010年,我省地税中房地产税占25.8%,对地税总收入增长(58.2%)的贡献率达37%。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调控力度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可能会逐步显现。

以上问题表明,当前我省经济尚未根本摆脱调整型增长的趋势,继续加速上行面临的压力仍然不小。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我省经济呈现的速度快、效益高的态势,可能仍属于阶段性强势。

三、上半年经济走势展望及调控建议

从当前经济发展的态势看,固定资产投资、市场消费、出口、利用外资和合同外资、财政收支、发电量等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均保持了较快增长,表明经济自主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较强,这为上半年全省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增长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但同时,房地产调控力度较大,银根收紧,部分鼓励消费政策取消或调整,物价水平高位运行;西亚和北非发生的政治动荡,导致石油价格高企,输入型通胀加剧,以及去年同期基数逐步走高等,这些因素都将对我省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综合有利和不利因素判断,二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将转入平稳增长与通胀压力加大并存阶段,但整体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当前,应继续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主攻方向和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一,加强市场监管,控制物价涨幅。加强对主要市场和重点商品的监测,组织好粮、油、肉、禽、蛋、奶、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调运,加强农超对接,降低流通成本,确保正常供应。加强市场管理,严厉打击囤积居奇、操纵价格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保持价格稳定。

第二,加强运行调节,稳定工业增长。加强重点行业和大中型企业的生产和调度,保障生产要素供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力促其稳定生产经营。强化融资平台服务,切实解决资金中小企业紧张问题。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组织好企业用工信息服务,力促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第三,优化投资结构,加快转型步伐。突出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工程建设、突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建设、突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投资用在最直接、最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地方,用在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行业上。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争取尽快达产达效,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来源: 附件:
bottom
Copyright (C)2007-2009 All Rights 南昌大学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联系我们 | 您是第702412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