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欢迎k登录
首页 >> 中部信息 >>江西篇
最新报道
江西篇
2011年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江西跨越式发展
作者: | 发布者: | 时间:2012-04-05

2011年,在国内物价压力增大、总需求回落,欧、美债危机影响出口低迷的背景下,江西工业依靠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实施新跨越战略和六个一工程,抵御不利因素影响,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逆境中崛起,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8538.20亿元,首次突破8000亿,占全省工业收入的46.2%,同比增长41.1%,对全省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5.8%


  一、主要指标增速全面领先

  1、增加值增速快于全省。2011年,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568.32亿元,同比增长21.6%,高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2.5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0.1%,比上年末增长1.4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工业增长8.6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3.5%,比重较上年末上升0.8个百分点。其中,三大产业增速超过30%,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完成增加值46.33亿元,同比增长95.0%,增速居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光伏产业完成增加值146.67亿元,增长36.0%;航空制造产业完成增加值28.45亿元,增长32.4%


2011年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2、获利能力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52.54亿元,占全省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为40.6%,同比增长21.4%,拉动全省工业利润增长10.3个百分点。人均创利率达72907/人,同比增长8.8%,较全省平均水平的57937/人高14970/人。十大产业中光伏、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绿色食品制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文化创意制造业六大产业人均创利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光伏产业、金属新材料业两大产业实现利润43.58亿元和163.99亿元,人均创利率突破100000/人,分别达109918/人和109511/人。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与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均创利率

单位:元/

  3、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2011年,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吸纳从业人员62.07万人,占全省工业平均从业人员总数的32.3%,同比增长11.6%,高出全省工业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多吸纳从业人员2.51万人。绿色食品制造业新增就业人数占到全省工业新增就业人数的7.6%,金属新材料、光伏、非金属新材料业新增就业人数分别占6.8%5.4%5.2%


  4、户均规模大于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有企业单位数1764户,户均资产2.7亿元/户,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户均资产高出1.1亿元/户,比去年同期增加1.0亿元/户。其中,光伏产业户均资产达21.5亿元,同比扩大5.3亿元/户,文化创意制造业、航空制造、金属新材料及风能核能四产业,户均资产同比扩大均超过亿元/户。


  5、重点产品产量高位; mso-fareast-language: ZH-CN">2011年,全省生产太阳能电池134.32万千瓦,同比增长3.7倍;生产碱性蓄电池327.48万自然只,增长8.7倍;生产锂离子电池11615.49万自然只,增长1.7倍;生产单晶硅393.13万千克,增长90.4%;生产多晶硅2299.04万千克,增长29.0%

  二、资源整合形成局部强势

  1、七成以上优势产业集中在浙赣铁路沿线。浙赣线与京九线共同构成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之间最为便捷、快速的陆路通道,在沟通华东与华南、中南、西南及华东地区内部之间资源、人才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浙赣线横穿江西全境,途经上饶、鹰潭、南昌、新余、宜春、萍乡六地,2011年,六地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收入1090.03亿元和6082.49亿元,分别占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收入总额的69.5%71.2%。除萍乡外,其余五地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行质量均名列前茅。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助力新兴产业崛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其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为以生态、环保、低碳为内核的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助力推进效果。2011年,964户新兴产业坐落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创造收入5948.77亿元,同比增长41.1%,占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收入的69.7%,五成企业创造了近七成收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金属新材料、绿色食品制造业分别实现收入2993.59亿元和819.90亿元,分别占产业收入的70.0%64.9%,区内航空制造、风能及核能、非金属新材料、新能源企业及动力电池业实现收入分别占各自产业的的87.9%73.2%70.0%59.2%


来源: 附件:
bottom
Copyright (C)2007-2009 All Rights 南昌大学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联系我们 | 您是第702412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