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欢迎k登录
首页 >> 中部信息 >>湖北篇
最新报道
湖北篇
2010年三峡工程湖北库区社会经济环境监测报告
作者: | 发布者: | 时间:2011-05-09

〔内容提要〕三峡工程湖北库区四县(区)是指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兴山县、夷陵区、秭归县和恩施州的巴东县。区域总面积11532平方公里,2010年末四县区总人口15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7.3万人,非农业人口29.6万人。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三峡湖北库区四县(区)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加快推进“产业兴县”发展战略,强化经济运行调节,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克服倒春寒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库区经济结构在战略性调整中进一步优化,农业基础地位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内在活力在改革开放中进一步增强,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改善。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库区“十二五”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快速增长 社会全面进步

  1.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0年,三峡湖北库区四县区经济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四县区全年GDP总量为3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分别高于2、3季度增幅1.7和2.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7.8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2.6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8亿元,增长5.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6:46.2:35.2转变为17.6:52.5:29.8,第二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突出。分区县看,夷陵区GDP总量达182.2亿元,增长18.1%,经济总量及增幅均居库区四县之首,最低的巴东县全年GDP增幅也达到了14.8%。

  2.农业全面丰收,农村经济平稳增长

  2010年初,库区尽管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倒春寒和长期低温天气,但在国家一系列扶持农村经济政策的引导下,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库区主要农产品产量比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57.8亿元,比上年增长5.8%,主要农产品丰产增收。粮食生产明显好于预期,全年粮食产量达到61.9万吨,比上年增加1.9万吨,增长3.1%,水果产量79.5万吨,增长15.5%。经济作物喜获丰收,全年油料总产达到6.5万吨,增长2.7%;蔬菜产量97.9万吨,增长6.9%;全年肉类总产量22.3万吨,增长8.4%。水产品产量1.03万吨,比上年略有增长。

  3.工业生产增速加快,效益大幅回升

  2010年以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力减弱和工业品市场需求回暖,库区各县政府始终把调结构、上水平放在工业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抢抓市场机遇,着力产销对接,不断加大重大项目招商建设力度,使工业产业升级有了新突破,结构调整有了新进步,工业生产逐季回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1.2亿元,增长30%。比前三季度增幅提高个5.3百分点,呈现逐季加快回升态势。其中,兴山县、夷陵区、秭归县、巴东县工业增加值分别达19.1亿元、68.4亿元、11.6亿元和13.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3%、33.7%、28.7%和11.1%。

  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库区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回升。2010年,库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3.6亿元,增长49%;实现利税总额49.9亿元,增长38.6%。

  4.投资、消费平稳较快增长

  2010以来,库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到年底,随着移民搬迁和房地产投资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快,三峡库区四县区投资、消费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对库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7.2亿元,比上年增长40.8%。其中,完成工业投资99亿元,增长67.6%;房地产开发投资25.5亿元,增长74.2%;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扩大消费政策的实施继续取得较好效果,消费市场持续活跃,消费需求增长结构呈现积极变化。库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4亿元,增长14.7%。

  5.第三产业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湖北库区第三产业保持了平稳发展势头,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98.0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金融业、房地产、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均保持稳定较快发展。交通运输业务量稳定增长。全年公路、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2162.4万吨,比上年增长19.3%,旅客周转量2523.6万人,比上年下降23.7%。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6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1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69.4%,移动电话用户94.8万户,比上年增长12.5%。外贸出口下滑势头得到抑制。2010年,是湖北省对外经济形势继续好转的一年,湖北库区各县也不例外。为克服后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各地采取各种措施,克服重重困难,在困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库区全年出口2.5亿美元,增长26.8%,成绩来之不易。

  6.财政收支同步增长,金融存贷保持双增

  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同时,库区四县区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2010年,库区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9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同时,财政收入质量不断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也由上年的4.6%提高到4.8%。为库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及民生的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农”、机关运转和项目建设等重点支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干部职工待遇等措施,对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民生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73.1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42%、19.3%和4.3%。巴东县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5万人,全年累计发放基本养老保险996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67%和16%;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人数共计达到45.2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1.86%;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扩大至4.18万人,其中城镇0.69万人,全年财政支出社保基金9968万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306.3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27.3%。2010年岁末,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成果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全县又率先启动了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惠民工程,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全面实现城乡居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机制。

  2010年末,湖北库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83亿元,比年初增加23.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5.1亿元,比年初增加20.3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55.6亿元,比年初增加49.8%。

  7. 就业成果不断扩大、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民生条件进一步改善

  2010年,库区各县区通过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推进产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实施富民政策,全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民生条件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2010年,库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2010年末社会从业人员达到91.3万人,比上年增长2.1%,其中年末在岗职工人数比上年增长6.4%,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比上年下降11.7%。巴东县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98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7.85万人,分别较上年增加77人和0.16万人,同比增长1.97%、2.1%;

  2010年,库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1860.7元,同比增长59.1%,农民人均纯收入4608元,人均增加614元,增长15.4%,农民人均消费支出3333元,增长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08元,人均增加1174元,增长10.3%,人均消费支出9277元,增长7.8%。

  二、资源、环境与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

  1.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2010年,湖北库区森林覆盖率51.5%,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人均耕地面积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农村安全饮用水人口比重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夷陵区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减排二氧化硫20.5吨、化学需氧量22吨。三斗坪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城区大型燃煤锅炉全面实现煤改气,全年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污染物处理达标率100%。万元GDP 能耗下降4.6%。农村生态文明创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樟村坪、太平溪镇被评为全市生态乡镇,雷家畈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

  2.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2010年,库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100公里,比上年增长2.2%,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05公里。其中巴东县通车公路总里程达到4495公里,村级公路通达率达到99.8%,结束了偏远乡村不通公路的历史,过境“宜万铁路”、“沪蓉高速”的全线贯通,为城乡居民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

  三、移民迁建取得重大成果,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移民后扶政策进一步落实。各县认真落实城镇移民后期扶助政策,及时兑现农村移民后扶资金,库区和安置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移民安置效果进一步提高。夷陵区三峡工程库区移民资金结算和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工作稳步开展。西北口水库库区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兴山县全面完成三峡工程三、四期移民搬迁任务。老县城原高阳镇复建基本完成,并更名为昭君镇。全面落实移民后扶政策,积极争取规划调概、移民个案、电力补贴、“7+1”项目等项目资金近5亿元,库区基础设施复建、地灾治理和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强化移民资金监管,扎实开展移民资金清理结算,高质量编制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切实加强175米试验性蓄水安全防范工作。加强招商引资宣传工作,精心组织摄制完成招商引资形象宣传片。稳定对口支援长效机制,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各类资金17亿元,争取对口支援无偿资金8000万元。

  二是移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条件明显改善。据城乡移民100户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兴山、秭归县各100户城镇、农村移民家庭总收入分别达12885元/人、6567元/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10.5%。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消费娱乐性支出进一步增加,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其中城镇每百户家用电脑、照相机分别增长17.5%和2.8%;农村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增长6.5%;饮用自来水户数比上年增长6%。

  四、库区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与“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实施的起步之年。2010年库区社会经济尽管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库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发展速度不快、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存度高,产业链延伸不够。进一步推进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存在;

  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仍然不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三是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艰巨,保持高速增长的压力加大。骨干企业支撑不力,工业项目后劲不足;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

  四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离人民群众要求尚有差距,解决民生问题还需加大力度,社会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收入的低水平增长与消费支出的刚性增长矛盾日益突出。低收入群体生产生活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五是三峡移民后续工作任务繁重,移民安稳致富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库区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库区移民、城镇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矛盾较为突出,社会不稳定情况时有发生,维稳工作压力仍然很大。

  五、加快库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调整转型、加快发展的新阶段。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型工业壮实力、特色农业强基础、新兴产业增后劲、统筹发展惠民生”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产业建设和发展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着力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在“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中,库区各县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引资消费为重点、着力改善民生为目标,按照“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制定出详细、切实可行的保障和应对措施,确保2011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扎实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坚持以发展循环农业为主线,进一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全省农产品加工大区和全省现代农业新区。要继续抓好产业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共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表明,产业是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效果比较明显。因此,要长期、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还需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生态产业为特色,绿色农业为方向,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产业结构,打造优势产业群,发展农产品深、精加工龙头企业,走高端化、品牌化的路子,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做大做强产业品牌。

  三是要继续加大县属规模工业的培植力度和工业园区建设速度,突出项目建设重点,加快推进工业转型。要继续加大对规模工业企业的培植力度,壮大工业企业生产规模,强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支撑作用,引导企业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同时要继续做好银企对接工作,加大金融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对于有市场、有发展前景、产业带动力强,而存在资金周转紧张等暂时性困难的企业,要切实为企业寻求金融支持,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始终坚持工业主导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推动全区工业向园区集中、向重点产业集聚,倾力打造沿江新型工业区。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增强经济承载能力。加快构建以开发区为龙头,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立足产业、资源和区位优势,采取以商招商、专班招商、展会招商、园区小分队招商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

  四是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库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重点,积极培育现代物流、商贸流通、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服务产业,重点以旅游休闲产业为带动点,推进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十二五”期间,要把加快旅游景点和旅游市场的开发,强力打造国家级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强县作为发展壮大第三产业的重要抓手,加快三峡 “一线游”向“一片游”发展模式转变,“全程游”向“分段游”转变, “乘船游”向“复合游”转变,要抢抓机遇,整合县内旅游景点,以国内外需求市场为目标,依托三峡工程、巴楚文化和巴东生态资源,按照高端生态文化休闲旅游的市场需求,建设高等级水平的旅游景区景点,改变“散、小、乱、差”的现状,构建以邮轮休闲旅游为核心的国际黄金旅游区,带动库区经济发展。

  五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城乡统筹全域规划为龙头,高标准打造城市精品,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向乡镇延伸、社会管理向基层拓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强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不断扩大县城规模,完善市政设施,提升文化品位,加快建设“山水园林城、旅游文化城、生态文明城”,把旅游、物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紧密结合,加快集镇和公路沿线村镇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城镇化水平。

  六是着力推进民生改善。落实创业带动就业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全民创业,加强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健全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有效控制返贫率。建立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确保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同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劳动报酬增长同步。抢抓三峡库区移民后续工作规划实施重大机遇,以实现移民安稳致富为目标,推进库区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增强移民群众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解决移民遗留问题。建立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和水库运行安全。


来源: 附件:
bottom
Copyright (C)2007-2009 All Rights 南昌大学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联系我们 | 您是第702412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