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风教授首先围绕“当代科技发展需要社会治理”这个主题进行讲述。李教授提出,面对中国的国情,科技治理必须走向负责任的研究和创新。而当代科技治理又需要公众的参与,通过对“自媒体”的特点研究及对其存在的问题剖析及对公共事件引发的网络暴力或网络民主的研究,得出“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旨提高公民素养的同时要知道提高公众的什么素养以及怎样对公众素养测度,由此还得出”非组织性的公众参与促使公共治理做出相应改变“的结论。
刘兰剑教授首先围绕“学术影响力是如何界定”这一主题进行讲述。刘教授以评价排行的背景引出其是如何设计的排行榜,该排行榜是以对学术成果质量、贡献以及同行间影响力的评价为导向,突破简单计数的办法,综合分析学者个人对其所在学术领域的影响程度,不仅能从学者个体上反映其学术水平、学术贡献及其在学术领域中的地位,而且还能从学科整体层面分析不同地域和机构的学科实力和影响水平,为识别高影响力学者,选拔优秀学者提供参考,同时为学者和机构的创新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许治教授首先围绕“政府补贴效应”这一主题进行讲述。许教授教授以对政府补贴效应的三种观点引入话题,并以政府补贴的激励效应VS选择效应,同时研究企业赢家具备哪些特征,结合广东省内的相关数据,做相关实证分析,得出企业赢家特征因素显著影响政府补贴决策,即政府补贴决策存在选择赢家特征。
孙玉涛教授首先围绕“诺贝尔奖的评选流程”这一主题进行讲述。孙玉涛教授以“中国要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重要指标”的目标来引入话题,并以(1901年—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与提名人为样本,通过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得出相关影响因素,为中国研究人员在未来要实现诺贝尔奖提供了路径参考。
周思力教授首先围绕“国有企业创新效率”进行讲述。周思力教授以三个假设的形式引入论题,并以相关数据进行变量建设,得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创新的动力及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与创新效率的关系,周思力教授能过对国有企业效率问题的研究后也得出另一个结论即:一个企业是否成为国企是内生决定的,可选择三个因素来衡定企业是否能成为国企,或者企业选择成为国企的可能性。
与会师生表示,五位教授的学术讲座及在讨论环节时与师生的精彩互动,使大家拓宽了视野,丰富了专业科研知识及了解了相关的研究路径和方法,收获颇丰。此次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下帷幕。
(审稿:彭继增)
来源: |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