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欢迎k登录
首页 >> 中部信息 >>安徽篇
最新报道
安徽篇
2011年我省各市经济发展情况简析
作者: | 发布者: | 时间:2012-03-16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省各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纵向比:又好又快发展

1、各市GDP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芜湖、合肥领长态势明显。2011年,全省各市GDP均增长12%以上,其中芜湖、合肥、宣城、蚌埠、滁州、宿州等6市分别增长16%15.4%14.1%14%14%13.7%,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13.5%)高2.5个、1.9个、0.6个、0.5个、0.5个和0.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淮北、蚌埠、铜陵3市进入三季度后逐季走高;合肥、亳州、宿州、淮南、滁州、芜湖、宣城和安庆等8市与全省发展趋势一致,即前三季度走高,四季度略有回落;另5市则逐季走低(见表一)。

表一  2011年各市分季度GDP增速(%


1季度

1-2季度

1-3季度

1-4季度

合肥

16.0

16.0

16.2

15.4

亳州

12.8

11.7

13.2

12.9

宿州

12.7

13.9

14.0

13.7

淮南

10.8

12.0

12.3

12.1

滁州

13.9

13.8

14.5

14.0

芜湖

16.3

16.3

16.8

16.0

宣城

13.2

13.5

14.6

14.1

安庆

12.2

12.7

13.4

13.2

淮北

11.5

11.6

12.2

12.2

蚌埠

13.9

13.2

13.9

14.0

铜陵

10.9

10.2

12.0

12.6

阜阳

14.4

12.1

12.2

12.0

六安

13.5

13.2

12.6

12.3

马鞍山

12.8

12.4

12.3

12.1

池州

14.0

13.8

13.1

13.0

黄山

12.8

12.8

12.6

12.5

2、经济总量不断攀升,超千亿元GDP城市增加为4个。2011年,我省有8个市GDP总量在800亿元以上,比上年增加4个,其中超千亿元有4个市,比上年增加2个。其中,合肥以3636.6亿元居全省之首,芜湖、安庆、马鞍山以1658.2亿元、1215.7 亿元和1144.2亿元紧随其后。与上年比,GDP增量除淮北、池州、黄山3市在百亿元以下外,其余均超过百亿元,其中合肥、宿州、滁州、马鞍山、芜湖和安庆6市超150亿元。经济总量的扩张,为全省加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3、产业结构优化,发展质量提高。与上年比,一产比重全省有15市不同程度回落,其中六安、宣城、滁州、安庆、黄山和宿州6个市回落幅度高于全省回落水平(0.6个百分点),分别回落1.4个、1个、1个、0.9个、0.8个和0.8个百分点。2011年,全省各市工业化率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有6个市工业化率高于全省(46.2%),铜陵、马鞍山、淮北分别以69.7%62.2%61%的水平居全省第一方阵,芜湖、淮南、安庆分别以59.4%57.6%、和48.8%的水平居第二方阵。有7个市工业化率提升幅度高于全省提升水平(2.4个百分点),分别是宣城3.2个、池州3.2个、安庆3.2个、六安3.1个、黄山3个、宿州2.6个、芜湖2.6个百分点,蚌埠和滁州提升幅度与全省持平。

财政增收态势良好,2011年,各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435.2亿元,增收562.3亿元,增长30%16个市中有10个市收入总量超百亿元,比上年增加4个;有14个市财政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6%),其中宿州、亳州、黄山分别增长48.5%46.7%44.6%,居全省前三位。

4、内需稳定增长,对外经济态势良好。2011年,各市固定资产投资稳定较快增长,16个市中有14个市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马鞍山、宿州、蚌埠增速位居前列,分别增长32.9%32.8%32.6%,高于全省5.3 个、5.2个和5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活跃。6个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300亿元以上,其中合肥超千亿元,达1111.1亿元;10个市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8%),其中合肥增长19%,高居全省榜首。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利用省外资金增长较快。12个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超2亿美元,其中合肥和芜湖超10亿美元,分别为14.56亿美元和10.41亿美元; 10个市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滁州增长1.8倍,居全省第一。铜陵、亳州、池州、六安、淮北、宿州等6市利用省外资金势头强劲,同比增幅超过100%;合肥、芜湖、宣城、滁州、马鞍山、蚌埠、宿州、六安、安庆等9市突破200亿元,其中合肥超700亿元,芜湖超500亿元。

二、横向比:重点区域增势好于周边地区

1、皖江示范区继续领长。2011年,皖江示范区(不含六安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建设强劲有力,成效显现,经济发展继续领跑全省,全年生产总值10128.6 亿元,总量比上年增加1878.5 亿元;增长14.4%,??点。分产业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1%18.5%10.5%,与全省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分别高0.1个和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持平。与武汉城市圈相比,1季度、上半年、1-3季度和全年分别高0.9个、0.9个、1.6个和0.8个百分点(见表二)。

2、皖北地区发展快于周边区域。随着皖北振兴战略的实施,其潜能逐步释放,皖北经济发展快于周边区域。2011年,皖北地区GDP增长12.8%,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9.3%,宿州、亳州和蚌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3.4%22.6%2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8个、3个和2.7个百分点,增速分别居全省第1、第2和第4与周边地区比, 20111季度、上半年和1-3季度皖北地区GDP分别增长12.8%12.5%12.9%,增幅高于中原城市群0.8个、0.2个和0.2个百分点;高于黄淮四市3个、2.6个和2.9个百分点。

表二  2011年各区域分季度GDP增速(%)


1季e="BORDER-RIGHT: windowtext 1pt solid; PADDING-RIGHT: 5.4pt; BORDER-TOP: #f0f0f0; PADDING-LEFT: 5.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f0f0f0; WIDTH: 72p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1pt solid; HEIGHT: 14.25pt;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mso-border-bottom-alt: solid windowtext .5pt; mso-border-right-alt: solid windowtext .5pt" vAlign=bottom noWrap width=96>

上半年

1-3季度

全年


皖江城市带

14.5

14.4

14.9

14.4

皖北地区

12.8

12.5

12.9

12.8

武汉城市圈(湖北)

13.6

13.5

13.3

     13.6

中原城市群(河南)

12.0

12.3

12.7


黄淮四市(河南)

9.8

9.9

10.0


注:武汉城市圈辖武汉、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9市。中原城市群包括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9市。黄淮四市包括周口、驻马店、信阳、商丘4市。

三、深入比:分化约束明显

1、发展分化明显。2011年,16市中有10个市GDP增长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有6个市在12.5%以下,最低的阜阳市仅增长12%,低于全省1.5个百分点,比最快的芜湖低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有5个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在20%以上,依次为宿州(22%)、滁州20.5%)、亳州20.2%)、蚌埠20.2%)和芜湖20.1%),其中宿州比最低的铜陵(13.8%)高8.2个百分点;有5个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在10.5%以上,分别为宿州11.5%)、合肥11.4%)、亳州11%)、蚌埠10.8%)和宣城10.7%),最高的宿州比最低的淮北(8.6%)高2.9个百分点。

2、资源约束明显。2011年,淮北、淮南、马鞍山和铜陵4个资源型城市,工业化率均在57%以上,最高的铜陵70%。这些资源型工业城市主要依托煤、电、钢、铜等基础产业支撑,受国内外市场和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大。2011年,四市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3%15%14.3%14.2%,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4.3个、4.6个、5.3个和5.4个百分点。同期GDP分别增长12.2%12.1%12.1%12.6%,居全省第13位、第14位、第14位和第10位,除淮南外,其余3市位次均有所后退。

3、产业结构差异明显。分三次产业看,有9个市一产比重高于全省水平(13.4%),其中5个市在20%以上,依次为阜阳27.3%)、宿州27.1%)、亳州26.2%)、六安22.2%)和滁州20.4%),最高的阜阳与最低的铜陵相差25.4个百分点。有9个市二产比重低于全省水平(54.4%),最高的铜陵达74.7%,最低的亳州仅39.6%;有10个市工业化率低于全省水平(46.2%),其中6个市在40%以下,分别为亳州(32.6%)、宿州(35.6%)、阜阳(34.5%)、六安(37.6%)、池州(37.5%)和黄山(35.4%)。有7个市三产比重低于全省水平(32.2%),分别为淮北(25.2%)、淮南(27.1%)、滁州(27.9%)、马鞍山(26.1%)、芜湖(27.7%)、铜陵(23.4%)、安庆(29.8%)。

四、未来看:调优调强促科学发展

其一:以强带弱促全面发展。长期以来,省会合肥市和皖江城市带一直是我省经济的重要增长极。2011年仅合芜马3市就占全省GDP的四成以上,占皖江示范区六成以上,高出皖北六市的一半。综合实力的悬殊,促使优势资源不断向发达地区集聚,形成强市愈强,弱市愈弱的格局。因此,在区域发展中,应加快形成强市带弱市的南北对接机制,以技术交流、人才交流、政策倾斜、省内区域间产业转移等多措并举,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其二:调优调强促转型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受益于资源,也受制于资源。随着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波动较大,发展的稳定性也较差。近年来,这种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因此,应加强支柱产业的深度开发,着力向资源性产品的中游和下游延伸,提高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增加附加值。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服务业,通过调优结构、调强产业为手段,促进转型发展、科学发展。



撰稿:李胜男


来源: 附件:
bottom
Copyright (C)2007-2009 All Rights 南昌大学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联系我们 | 您是第702412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