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欢迎k登录
首页 >> 中部信息 >>安徽篇
最新报道
安徽篇
示范承接活力显现 引领发展实力跃升
作者: | 发布者: | 时间:2011-09-19

今年以来,皖江示范区依托资源、区位与政策等优势,加大建设力度,示范带动效应进一步显现,整体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继续领跑全省。上半年,皖江示范区生产总值[1]445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4.4%,增幅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其中,合肥、芜湖、滁州、池州和宣城分别增长16.3%16.4%13.8%13.8%13.5%,均高于全省。

一、发展现状:生产增长较快,需求稳步扩大,运行质量提高,多项指标增长快于全省

1、三次产业平稳较快发展从农业看,尽管极端异常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但各项措施应对及时、有效,全区农业生产平稳,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91.1亿元,同比增长2.9%。主要农产品中,小麦产量264.6万吨,增长0.5%,肉类产量79.8万吨,增长0.3%,油菜籽产量99万吨,减少6.6%

从工业看,生产增长较快,效益提升明显。上半年,全区第二产业增加值2770.9亿元,同比增长18.1%,增速比全省快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61.8亿元,同比增长19.7%;主营业务收入7354亿元,增长41%;利润总额328.4亿元,增长41.4%。分市看,除马鞍山和铜陵外,其他七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均在20%以上。分行业看,全区37个工业行业增加值全部增长,增长20%以上的有17个,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9%,家电行业增长34.6%,汽车行业增长11%,电子信息产业增长91.4%,生物医药业增长21%

从服务业看,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上半年,皖江示范区第三产业增加值1393.1亿元,增长10.1%,增速比全省快0.5个百分点。其中,合肥、芜湖和池州三市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11.5%10.9%10%。现代服务业强势增长,如芜湖前5个月金融业、现代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0.3%41.6%58.5%;宣城上半年旅游业收入增长57%

2、三大需求不断扩大。上半年,皖江示范区固定资产投资415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增幅比全省高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快0.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4.3%,增速比全省快1.9个百分点,房地产业投资增长39.3%,比全省快3.7个百分点。分市看,各市投资都增长30%以上,马鞍山、宣城、滁州、芜湖、巢湖五市投资增长均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以上。从消费看,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7亿元,增长18%,增幅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其中合肥、芜湖分别增长18.9%18%,比全省高1.1个和0.2个百分点,铜陵增速与全省持平。

对外经济增势强劲。上半年,皖江示范区进出口总额13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9%;占全省90.8%。其中,出口65.8亿美元,增长41.8%,快于全省2.1个百分点;进口64.4亿美元,增长23.1%。分市看,合肥进出口额55.5亿美元,增长24.7%;芜湖17.8亿美元,增长62.5%,两市进出口占全省的51%

3、财政、居民增收态势良好。从财政收入看,上半年皖江示范区财政收入89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8%,增幅高于全省4.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9.1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8.1亿元,增长40.6%,增幅比全省高4.8个百分点。九市中,除马鞍山外,其他八市财政收入增速均快于全省。

从居民收入看,上半年示范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40元,增长18.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560元,增长20.5%,增速比全省分别高0.5个和0.6个百分点。其中,宣城、铜陵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比全省分别高0.6个和1.1个百分点;合肥、滁州、巢湖、宣城、池州、安庆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高于全省0.4-1个百分点。

二、运行特点:传统优势产业稳定增长,转型步伐加快,要素支撑有力,双核作用进一步凸显

1、六大传统支柱产业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区汽车、冶金、石化、非金属材料、家电、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传统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1375亿元,同比增长16.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3.6%。其中,汽车产业增加值177.2亿元,增长11%,冶金业增加值460.7亿元,增长14.8%,家电产业增加值189.2亿元,增长34.6%

2、转型步伐加快。一是新兴产业加快培育、集聚发展。上半年全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公共安全三大重点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1.4%21%17.3%。二是高耗能行业增长缓慢。上半年全区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777.5亿元,同比增长14.2%,低于规模以上工业5.5个百分点;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6%,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3、项目、资金保障有力6月末,全区投资施工项目12461个,占全省的68.3%;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86个,占全省71.6%。在建项目规模超过12000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3200亿元左右,占全省的56.5%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超过170个,涵盖了汽车、电子信息、文化创意在内的14个行业,其中新开工建设项目占比超过三成。6月末,皖江示范区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472.6亿元,同比增长22.3%,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贷款过千亿,达1017.2亿元,占全省新增贷款的79%

4、产业承接成效明显上半年,全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8.9亿美元,增长52.7%;占全省的75.1%。其中,双核表现较为抢眼,合肥、芜湖利用外资13.3亿美元,增长42.2%,占全省的34.5%、全区的46%。上半年示范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181.7亿元,增长62.6%;占全省的72.9%。其中,合肥、芜湖利用内资1073.8亿元,增长38%,占全省的35.9%、全区的49.2%

5、区域分工特色彰显。一是合肥、芜湖双核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上半年,合肥市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6.4%71.5%9.5倍。投资的快速增长推动了相应产业的加速发展,上半年电子信息业增加值增长90.7%,装备制造业增长29.2%。芜湖市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19.3%,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2.3%,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3个百分点。

二是滁州、宣城两翼大力发展机械、农产品加工等行业。滁州市大力推进与南京一体化,重点承接发展机械、农产品加工、化工等产业,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产业有13个,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17.9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60.2亿元、化工产业42.1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16.8亿元。宣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等产业,上半年农副食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1.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5.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72.7%

三是池州、铜陵、马鞍山等沿江发展轴依托资源优势加快提升工业发展水平。上半年,池州市非金属、电力、有色等六个主导行业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66.2%;铜陵市有色、电气、化工等七大传统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9.3%,其中有色金属加工业各项效益指标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安庆市非金属矿物制品、纺织、交通运输设备三大产业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7%,同比增长1.4倍;马鞍山市钢铁制造、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产值增长20.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5%

三、情况与问题:工业增长放缓,运行环境趋紧,区内发展不平衡

一是工业增速有所回落。上半年示范区工业增加值增速由上年同期的26.8%下降到19.7%,下滑7.1个百分点,由比全省快0.5个百分点变为比全省慢0.3个百分点。其中,马鞍山、铜陵两市分别仅增长13.9%11%,比全省低6.1个和9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运营困难增多。效益有待提升,上半年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幅比全省低6.9个百分点;负担加重,如合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息支出增长40.6%;融资环境趋紧,如池州新增贷款规模仅为上年同期的68.5%

三是对高耗能行业依赖度仍然较高。上半年示范区规模以上六大高耗能行业1373家,占全区工业的20.1%;增加值777.5亿元,占全区的36%。其中,钢铁、有色、建材、化工和电力增加值规模位列全区工业行业前10位。

四是区内发展不平衡。从增速看,上半年示范区仅合肥、芜湖两市GDP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其余七市增速比全区低0.6-4.2个百分点;从比重看,合肥、芜湖多数指标占全区比重接近50%,其中生产总值占全区的4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47.2%、财政收入占49.5%,而巢湖、铜陵、池州、宣城四市GDP仅占23.4%,财政收入仅占22.5%

四、三点建议:加快工业发展,抓好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产业转型

一是着力解决企业实际困难。针对当前企业经营面临的困境,要突出缓解企业资金紧张与困难,通过拓展融资渠道、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加强银企沟通协调等手段破解企业融资困境;要注重保障土地、能源等要素供给,统筹示范区用地需求,注重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土地存量使用;要科学调度电力供应,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用电需求。

二是努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要建立重大项目的长效管理机制,不仅抓项目签约,也要抓项目推进和后期保障,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加强项目管理、规划、土管、环评等统筹协调,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要严把项目引进门槛,明确资源节约的产业转移导向,严格实施引入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避免高污染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是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积极吸纳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皖江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示范区产业配套能力,发挥工业园区集聚效应,吸引区外企业加快落户皖江,推进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完善创新体系建设,落实创业创新扶持政策,引导社会资源向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提升示范区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撰稿:吴润青


来源: 附件:
bottom
Copyright (C)2007-2009 All Rights 南昌大学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联系我们 | 您是第702412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