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八个月,朔州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工业生产在主导产业强力带动下始终呈现强劲增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在高位快速扩张,消费市场繁荣兴旺,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同步增长,各项经济指标不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定目标稳步推进。但面对当前物价持续高位运行、国家货币政策继续“从紧”、节能降耗形势较为严峻的宏观环境,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依然存在。
一、今年以来全市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农业生产形势喜人,夏粮产量稳定增长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千方百计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为全市农业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再加上今年以来降水充足,自然条件优越,为农业生产取得较好收成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在政策、市场、气候等多重有利因素的共同带动下,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继续扩大,夏粮产量在上年获得丰产的基础上稳定增长。据8月份最新统计,今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94.55万亩,比上年增加6.12万亩,增长1.3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92万亩,比上年增加1.68万亩;在粮食作物中,高产作物玉米播种面积达到215.11万亩,增加4.09万亩,增长1.94%;薯类46.52万亩,减少1.75万亩,下降3.64%;豆类51.83万亩,减少1.9万亩,下降3.53%;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2.91万亩,比上年减少3.48万亩,下降7.51%;甜菜、蔬菜播种面积大幅增加,分别达到11.47万亩和28.86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4.2万亩和5.05万亩,增幅分别达到57.78%和21.23%。依靠单产提高,夏粮产量达到3084万斤,比上年增长3.4%。
(二)工业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增加值31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3%,工业经济整体上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但由于受去年同期工业增加值单月基数放大影响,今年8月份我市工业增加值在比上月略有增加的情况下,单月增速下滑,导致1—8月份工业累计增幅较前7个月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1.8亿元,增长22.3%,比1—7月份回落4.8个百分点;重工业完成增加值300.6亿元,增长24.3%,回落2.1个百分点。
8月份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39.9亿元,虽然绝对量比7月份增加0.4亿元,但比去年同月仅增长12.6%,增幅比7月份回落33.3个百分点。通过对比去年7、8两个月份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不难看出,今年8月份工业增速相对于7月份的大幅回落是对去年7、8两个月份单月生产落差的“修复”,并不代表今年8月份的工业生产较7月份有所下降。
1、煤炭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随着煤炭行业的现代化水平快步提升,我市煤炭行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在工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变得更加突出。1—8月份,全市共生产原煤12399.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9.9%;生产洗煤8420.7万吨,同比增长15.9%。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完成增加值264亿元,增长24.1%,比重占到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4.5%,拉动工业经济增长20.5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4.5%。
2、电力生产平稳增长,对工业经济起到稳定支撑作用。面对电力上网价格倒挂,亏损严重的不利局面,全市电力生产企业仍然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重,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坚持稳定生产,保障电网供电安全。1—8月份全市完成发电量15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在5月份全国上调上网电价因素作用下,电力生产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9亿元,同比增长5%,虽然比重不大、增幅不高,但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也发挥着稳定支撑作用。
3、地方工业增速和比重双双超过中央企业,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一方面,由于今年以来我市中央大型骨干企业—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受中煤集团总公司计划管控的约束,产能受到限制,产量增速同比明显回落;另一方面,受益于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大规模资金投入,全市地方工业在调整中不断做强做大,后发优势经过长期蓄积而开始逐步显现。因而在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中,地方企业不仅比重超过中央企业,而且在发展速度上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前8个月平朔煤炭工业公司累计生产原煤7324.1万吨,同比只增长4.4%,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7.9%下降到今年的59.1%,而地方原煤产量达到5075.3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增产1749.3万吨,增长52.6%。1—8月份全市中央企业完成增加值125.9亿元,同比增长12.5%,比重达到40.3%,仅仅拉动工业经济增长5.6个百分点;地方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86.5亿元,同比增长34.6%,不仅增幅超出中央企业22.1个百分点,而且比重达到59.7%,高出中央企业19.4个百分点,直接拉动工业经济增长18.6个百分点。
4、非公有制经济快速成长,表现活跃。作为国民经济的有益补充,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渗透到我市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领域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非公有制经济规模日益扩大,行业面不断拓展,发展速度逐年加快。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26.2亿元,同比增长33.4%,增速高出全市规上工业9.2个百分点,比重也达到了40%,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私有企业前8个月共完成增加值68.3亿元,同比增长34.2%。
5、非煤、电行业生产呈现出普涨格局。在纳入日常统计的20个非煤电行业大类中,除饮料制造、专用设备制造、水的生产和供应3个行业同比下降外,其他行业均保持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累计增长1.1倍,农副食品加工增长35.8%,食品制造增长9.6%,皮革制品增长1.6倍,木材加工制品业增长1.6倍,造纸及纸制品增长21.4%,石油加工及炼焦增长3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增长31.9%;医药制造增长5.3%,橡胶制品增长5.2倍,非金属矿物制品增长63.1%,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增长22.3%,通用设备制造增长60.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增长9.5%,燃气生产和供应增长57.4%;纺织、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两个行业添补了往年空白。1—8月份全市非煤电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2.6亿元,占到全部工业增加值的10.4%以上,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
6、企业效益整体看好,实现利税大幅增长。在主导产业市场形势持续看好的有利环境下,全市工业企业的整体效益保持快速增长。1—8月份,全市2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2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工50.1%,累计实现利税169.3亿元,同比增长42.1%。其中实现利润98.2亿元,增长46.7%;上缴税金71.1亿元,增长36.1%。与此同时,企业资产规模明显扩大,截止7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达到1252.4亿元,比去年同期扩大了38.2%。
(三)投资规模快速扩张
围绕“打造新基地,拓展新优势,建设新朔州”的总体目标,今年以来,我市继续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投资建设力度。目前共启动实施重点工程249项,计划总投资达到1882亿元,其中省级重点工程项目62项,计划总投资1172亿元;市级重点工程项目187项,计划总投资710亿元。在一大批重大项目引领带动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在连续几年高速增长的高位基础上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1—8月份全市396个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5.2亿元,同比增长31.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6.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投资完成293.4亿元,增长29.9%,增幅提高14.2个百分点;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11.8亿元,增长71.5%,增幅提高85.3个百分点。
1、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投资结构趋向优化。1—8月份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3%,同比增幅提高58.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93.4亿元,增长26.5%,增幅提高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101.4亿元,增长42.2%,增幅提高24.4%。三次产业投资构成由去年同期的3.6:65.7:30.7转化为今年的3.4:63.3:33.2,工业支柱地位继续得到巩固,长期以来相对落后的第三产业投资得到加强。
2、率先发展气候日见浓厚,区域投资热潮快速兴起。“三新一城”发展目标与“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发展方略无疑为朔州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从年初开始各县区从本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出发,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年度投资目标,并围绕目标加快落实各项投资计划,一个“以投资推动发展,以项目促进转型”的新一轮投资热潮再次在朔州大地兴起。前8个月,全市六县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其中投资增速超过40%的县区共有3个,分别是应县52.9%、山阴县47.6%、右玉46.2%,即使是增幅最低的怀仁县投资增幅也达到了20.6%。
3、煤炭行业投资增速大幅回落,电力、制造、交通行业投资明显提速。从投资行业分布重点看,农林畜牧、煤炭、电力、制造、交通运输、房地产、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是投资的重点领域,1—8月份这些行业共完成投资292.1亿元,占到总投资的95.7%。从各行业完成投资的增长情况来看,虽然全市第一大传统支柱产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投资仍然保持最大规模,达到了97.9亿元,但同比增幅仅为9.8%,低于全市投资平均增幅21.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大回落了个78.1百分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以来电力、制造、交通行业投资增长明显快于去年,前8个月,全市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64.5亿元,增长77%,同比增幅提高72.2个百分点;制造业完成30.4亿元,增长17.4%,增幅提高29.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36.9亿元,增长1.75倍,增幅提高158.6个百分点。
(四)市场繁荣,消费旺盛
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持续带动下,全市消费市场继续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1—8月份,全市限额以上批零餐饮贸易企业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亿元,同比增长47.5%。其中城镇完成23.2亿元,增长45.2%;乡村消费比重明显偏低,仅完成4.5亿元,但增速大大超过城镇,达到60.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大行业分别完成2.4亿元、21.8亿元、1.2亿元、2.4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2倍、44.7%、、31.1%、35.8%。从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销售分类看,汽车、石油、服装、化妆品类消费增长较为引人注目,增幅分别达到83.7%、59.6%、34.2%、38.3%。
另据海关统计,1—8月份全市进出口贸易总值完成7038万美元,同比下降18.6%,其中出口1066万美元,增长103%,进口5973万美元,下降26.5%。
(五)金融形势稳定,存、贷规模继续扩大
截止8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877.7亿元,较年初增加105.7亿元,增长13.7%,其中储蓄存款达到490.4亿元,增加45.6亿元,增长10.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24.9亿元,较年初增加27.3亿元,增长13.8%,其中短期贷款116.8亿元,中长期贷款95.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3.5%和22.7%。
(六)宏观经济效益持续看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
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主导产业经济效益持续看好的大背景下,全市财政收入呈现出加速增长态势。1—8月份,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30.9亿元,同比增长43.8%,增幅较1—7月份提高2.5个百分点,高出上半年8.2个百分点;前8个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已完成全年目标的84.5%,超时间进度17.8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3.2亿元,同比增长40.2%,增幅比1—7月份提高个4.5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7.8个百分点,已完成全年目标的80.9%,超时间进度14.2个百分点。
分县区看,全市六个县(区)财政总收入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其中朔城区前8个月财政总收入增长59.5%,平鲁增长79.8%,山阴县增长34.8%,怀仁县增长42.4%,应县增长28.7%,右玉县增长49.4%。
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为确保各项重点支出提供了有力保障。1—8月份,全市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支出63.4亿元,同比增长39.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7亿元,增长22.9%;教育支出10亿元,增长23.5%;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1.5亿元,增长96.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9亿元,增长72.9%;医疗卫生支出3.8亿元,增长47.6%;环境保护支出1.4亿元,增长工11.9%;农林水事务支出5.9亿元,增长36.2%。
(七)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较快增长
1—8月份,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922.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30.8元,增长15.5%。在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中,工薪收入11015.7元,增长7.7%,虽然增幅不大,但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最高,达到76.6%;经营净收入达到1270.3元,增长82.2%,比重达到8.8%;财产性收入200.9元,增长88.2%,所占比重最小,仅为1.4%;此外转移性收入达到1889.1元,增长27.9%,比重为13.1%。
1—8月份,市区城镇居民家庭总支出达到12127.3元,同比增长20.7%,其中消费支出8156.6元,增长7.4%。在八大类消费支出中,食品、衣着、教育文化、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分别增长9.3%、0.01%、23.1%、85.5%、3.73%;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支出分别下降5.7%、10.1%、16.4%。此外在城镇居民家庭总支出中,转移性支出、财产性支出、社会保障性支出分别增长28.8%、33.2%和4.2%。
(八)市场物价环比回落,价格总水平继续高位运行
在统一开放的市场大气候影响下,今年以来,全市物价总水平一直呈现居高不下、持续走高的局面。进入8月份,由于市场上部分商品供求发生新的变化,价格开始回调,导致地区内物价总水平出现了一定程度回落,当月市区消费价格总水平比7月份环比下降0.9%,其中食品类价格下降2.9%,衣着类下降0.6%,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下降0.9%。在食品类当中,淀粉及制品价格环比下降2.6%,肉禽及制品下降0.4%,水产品下降1.6%,干鲜瓜果类下降10.2%。
但前8个月地区内物价总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是高位运行。1—8月份,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5.1%,虽然涨幅比1—7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但仍高出上半年0.1个百分点。市场上八大类商品和服务消费价格呈现“六升二降”格局,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3%,烟酒上涨1.4%,衣着下降2.7%,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上涨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8%,交通和通信下降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4%,居住类价格上涨5.3%。食品大类所监测的16个小类商品价格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价格涨幅达到和超过两位数的品种就有8种,分别是:粮食价格上涨10.1%,淀粉及制品上涨47%,油脂价格上涨10.6%,肉类及制品上涨26.8%,蛋类价格上涨24.7%,水产品价格上涨10.2%,糖类价格上涨13.5%,干鲜瓜果价格上涨32.2%。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从前8个月全市经济运行的各方面表现不难看出,目前全市经济发展总的趋势是好的,这也为今后4个月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并不宽松,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
(一)物价居高不下所带来的生产、生活成本上升,给企业生产经营以及中低收入家庭生活带来新的压力。1—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达到了37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1.3%,增幅高出主营业务收入1.2个百分点,成本占收入比重也提高了0.2个百分点。同时在高物价影响下,居民生活负担也相应增加,多年来一直处于下降状态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用于反映居民生活状况)不降反增,今年前8个月,市区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达到32.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6个百分点。
(二)国家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连续出台的一系列“紧缩”政策加剧了目前市场资金的紧张状况。随着国家货币政策的一再紧缩,各大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权进一步上收,市、县两级金融机构对外提供贷款的权利十分有限,当地金融机构一般是只吸储、不放贷,造成本地资金多被调往外地,从而加剧了当地资金的紧张状况。从企业生产层面来讲,由于目前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渠道变得越来越窄,融资成本越来越高,导致生产经营陷入困境。7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已有41家,比去年同期净增了9家,亏损企业亏损额已达到2.2亿元,同比增长86.4%。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融资方面来看,虽然今年以来全市投资项目总体资金到位充足,但这并不能掩盖部分项目资金短缺的现实。截止8月底,全市500万元以上在建投资项目各项应付款达到了3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倍,其中工程拖欠款达到10.5亿元,增长2.36倍,当然这其中还不包括那些已被列入年度投资计划但因资金问题至今尚未开工的项目。
(三)节能降耗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十一五时期,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实现了万元GDP能耗下降25%的艰巨任务。但是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我们采取了一些非市场性行政手段,也付出了较大代价;目前仍有部分企业的落后产能没有彻底淘汰,只是暂时处于休眠状态,稍有放松,就会死灰复燃;加之全市能耗已经萎缩到很低的水平,进一步下降的余地十分有限。据省统计局、省经信委、省发改委联合发布的“上半年全省各市单位GDP能耗完成情况通报”显示,上半年全省节能降耗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完成全年节能目标仍然不容乐观,11个市中仅有晋城、长治、运城、临汾4个市完成情况良好,其余7个市未能完成年度下降3.5%的节能目标,其中朔州市上半年能耗同比下降了3.17%,下降幅度在全省处于第6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17个百分点,距离实现全年节能目标还有0.33个百分点的差距,由此可见,下半年的节能工作还将面临较大的压力。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为顺利实现全年发展目标,今后4个月,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倍加珍惜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千方百计保持好经济运行的节奏,确保全市经济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为“打造新基地,拓展新优势,建设新朔州”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是要继续发挥主导产业的带动优势,巩固好当前的发展势头,要毫不松懈地抓好煤炭生产,特别是地方煤矿的安全生产,严防煤炭产量的大起大落,确保煤炭主导产业在维持地区经济稳定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要高度关注中小企业,特别是困难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突出帮扶引导,促进困难企业尽快走出困境。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多数是非煤电企业,是实现朔州产业转型,打造朔州产业新优势的希望所在。各级政府部门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困难企业做好分类指导和帮扶,帮助它们想办法、找出路,尽快走出困境,在新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新生。
三是要加大节能宣传力度,加强对重点能耗企业的监督。要在全社会范围广泛深入开展“热爱环境,节约能源”的宣传动员活动,让节能降耗的意识深入人心,并进而转化成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要鼓励企业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改进生产方式,努力实现以最低能耗获取最大产出;各级职能部门要加大对重点能耗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能耗不达标的企业要坚决关停,对落后产能要坚决取缔淘汰。
四是要更加关注民生,加大对低收入群体保障力度。物价涨幅过高,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会更大,因为低收入者消费水平低、消费面窄,其大部分收入主要用于吃、穿、医疗和子女的教育等方面,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低。因此我们要在稳定物价的同时,想方设法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救助力度。(朔州市统计局 尹权)(责任编辑:张 洋)
来源: |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