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努力克服洪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千方百计谋进位,齐心协力求赶超,全力以赴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全力以赴加快工业园区发展和城区建设速度,经济社会运行呈现出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2010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一)从发展速度看,整体经济呈现较快增长态势。2010年,全市累计实现生产总值720.53亿元,可比增长14.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平稳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374.68万吨,增长0.3%,全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47.21亿元,可比增长6.8%。第二产业创出新高。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250.43亿元,可比增长27.3%,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全年全市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74.48亿元,可比增长19.3%。第三产业较快发展。全e="FONT-SIZE: 12pt">198.83亿元,可比增长11.2%。
(二)从增长动力看,投资和消费需求保持较强拉力,对外贸易继续迅猛增长。2010年,全市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统筹推进各领域投资,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66.74亿元,同比增长32.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4.09亿元,同比增长17.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76.45亿元,同比增长40.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56.19亿元,同比增长11.0%。消费市场持续活跃,购销两旺。在全面落实国家“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相关政策的作用下,全市市场销售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6.31亿元,同比增长18.8%。进出口总额增速加快。在扩大内需的同时,进一步稳定和拓展外需,外贸增长势头不断加强。全年全市海关出口总额完成9.95亿美元,同比增长125.4%。
(三)从运行质量看,企业效益持续好转,财政收入增速加快,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整体运行质量有所提高。2010年,全市工业企业效益不断改善,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2.47亿元,同比增长51.1%,实现利税总额129.78亿元,同比增长58.9%。随着企业盈利状况的好转,全市财政收入增速明显加快。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88.62亿元,同比增长37.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7.1亿元,同比增长43.7%。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546.99元,同比增长10.3%,全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69.66元,同比增长10.98%。
(四)从运行环境看,市场物价呈现结构性上涨,金融存贷余额保持较快增长,整体经济运行环境较为稳定。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比三季度末涨幅扩大0.48个百分点。从调查的八大类商品看呈“四升四降”态势,食品、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四类价格指数上涨,其中受鲜菜等价格上涨影响食品类涨幅较大,同比上涨7.81%。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讯及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呈现下降趋势,降幅在0.7%—6.1%之间。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全市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858.72亿元,比年初增长23.1%,贷款余额373.98亿元,比年初增长20.0%。
二、当前全市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尽管2010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良好态势,但经济运行中也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任务仍然艰巨。
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全市工业企业大多规模较小,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重特大型项目不多,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产业。在新一轮经济波动中,各地抢抓机遇、竞相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赶超发展的压力更趋激烈,应对外部挑战的压力不断加大。
二是产业结构尚未有效优化。近年来,我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相比,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仍存在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一产业占比过高,第二产业规模不大,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未来调结构的路还很远。
三是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城乡二元结构较为突出,中心城区功能不够完善,人气、商气不旺,以消费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明显不足。当前,全市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仅为50%,消费相对不足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四是居民增收不快。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虽然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分别比GDP低了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和2.9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长较慢。
三、2011年经济形势和工作建议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特别重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已经为未来五年我国发展定下了方向,指出坚持科学发展,就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改革的范围和力度都将向深层次发展,2011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将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向“稳健”转变,在此形势下,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将成必然。在国家宏观政策改变的大环境下,我市的发展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从我市近年来的发展态势看,随着“主攻项目、决战两区”战略的深入推进,一大批打基础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工业项目陆续上马,园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初显规模,这必将为我市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增长极,支撑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建议明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围绕工业,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着力提升“吉安制造”的名气。全市的经济要在短期内有一个跳跃式发展,必须依靠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工业的发展上,一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改进生产工艺,促进升级换代。二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抓国家出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选择电子信息、新型材料、新型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关键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强化政策支持,培育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三要着力培育产业集群,以井开区为龙头,以吉泰工业走廊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引导新上产业向园区布局、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形成产业入园集群、企业入园共生、项目入园建设的良好态势,推动园区工业大发展。四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以低碳为取向,以循环为模式,重视从资源再利用、垃圾处理、污水净化等领域培育新兴产业,引导资源型企业向低碳经济转型发展,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创新驱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紧跟项目,多争项目,大上项目,着力创造“吉安发展”的增长极。吉安的发展多年来一直缺乏大项目、好项目的支撑,要扭转这种发展态势,实现领跑跨越率先发展,唯一的突破口在于狠抓项目。大项目推动大发展,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就没有财源,就不能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因此,全市上下必须牢固树立项目兴经济,项目壮实力的理念,充分认识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财源。要把项目建设摆在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来抓。在全市上下形成“千军万马争项目,千辛万苦跑项目,千方百计上项目”的浓厚氛围。以项目的大推进、大突破,促进全市经济的大发展、大跨越。
(三)主攻城区,以城带乡,协调发展,着力擦亮“吉安城市”的名片。紧紧围绕“决战两区”战略,按照南延北扩的总体布局,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使城市建设不留败笔。按照提高品位、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合理布局的要求,高起点规划城市建设,合理确定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优化空间结构。积极依托重点工程带动城市扩容,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拓展城市骨架,配套公共设施,提升城市功能,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在搞好城市建设的同时,加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力度,增强小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tyle="FONT-SIZE: 12pt">
(四)大建市场,扩大消费,做大服务业,着力增强“吉安服务”的影响。要加强城镇商业服务网点的规划与管理,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向商贸批发、餐饮宾馆、休闲服务和商品市场建设等商业领域投资,并运用现代流通技术和管理方式改造传统商业,为消费需求搭建平台。要进一步营造好“商圈”,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要认真贯彻《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实施意见》,继续大力推动“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工程,推动农村消费市场快速发展。要突出发展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业、设计研发业、文化娱乐业和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抓好相关物流园的建设,培育壮大物流龙头企业。要提升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扩大休闲度假旅游,大力发展现代休闲农庄。
来源: |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