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欢迎k登录
首页 >> 中部信息 >>江西篇
最新报道
江西篇
欣欣向荣的江西社会事业
作者: | 发布者: | 时间:2011-04-04

——“十一五”时期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系列统计分析报告之十六


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这一宏伟目标,着力提高政府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与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政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为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教育事业成就喜人


  十一五期间,江西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学前教育进一步受到重视。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十一五期间,我省非常重视幼儿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幼儿园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立了以民办为主的多种形式办园体制,基本满足了幼儿入园需求。2010年全省幼儿园8518所,其中,民办8091所,占95%;与2005年相比,全省幼儿园总数增加3667所,同比增长75.6%,较好地适应了每万人口入园幼儿66.5%的同期增长需求。二是入园幼儿不断增加,入园率不断提高。2010年,全省入园幼儿81.2万人,比2005年增加近29万人,全省3-6岁儿童入园率比2005年提高近28个百分点。三是幼师队伍建设不断壮大。2010年全省专任幼师共有4.3万人,比2005增加2.3万人。


  2、九年义务教育成绩斐然。九年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十一五期间,我省义务教育不断发展,不仅覆盖面不断扩大,而且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使全省适龄儿童少年进一步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一是2010年全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与2005年的96.67%相比,提高了3.3个百分点;二是入学率不断提高。2010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3%,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98.7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16.05%,分别比2005年提高0.894.820.79个百分点。三是辍学率不断降低。2010年初中辍学率1.75%,小学辍学率0.73%,分别比2005年降低1.050.14个百分点。四是升学率不断提高。2010年小学毕业生升普通初中比例为100.76%,小学毕业生升初中阶段比例100.79%,分别比2005年提高1.351.34个百分点。


  3、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一是普及率不断提高。2010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1037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6%,比2005年的60.4%提高15.6个百分点;二是职业中学教育规模持续增长,2010年全省职业中学348所,与2005年相比,增加35所,同比增长23%,较好地适应了每万人口在校生32.9%的同期增长需求。三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2010年全省高中段教育招生54.56万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25.6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28.91万人,两者比例大体相当,与2005年相比,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逐步保持协调发展。


  4、高等教育蒸蒸日上。一是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85所,与2005年相比,增加19所,同比增长28.8%,较好地适应了每万人口在校生25.3%的同期增长需求;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5.5%,比2005年提高5.1个百分点;二是结构不断优化发展。2010年,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5.6万人,比2005年增长23.1%;在校学生81.6万人,比2005年增长26.4%。研究生招生7983人,比2005年增长91.3%2010年研究生、本科、专科招生比例为114.517.6,与2005年的119.130.8相比,结构大为优化。


  5、各级各类民办教育事业竞相发展。截止到2010年底,全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共有8632所,在校生1477182人,分别比2005年增长81.61%56.76%。其中,民办普通高校14所,比2005年增加10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93所,比2005年增长27.81%,民办初中153所,在校生146487人,分别比2005年增长1.32%10.57%;民办小学61所,在校生87240人,比2005年增长40.75%;民办幼儿园8091所,在园幼儿869576人,分别比2005年增长96.86%167.49%


  6、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教师能力不断提高。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副教授以上教师达17711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讲师以上老师3530人,分别比2005年增长35.0%40.5%;二是职业中学教师队伍素质得到较大改善。2010年职业高中本科毕业以上教师8522人,职业初中专科毕业以上教师41人,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47.4%86.4%


  7、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教学质量和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一是扩大各级各类校舍用房面积,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学校外在形象。2010年普通高校教学、行政用房1498万平方米,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校舍面积280.47万平方米,普通中学校舍面积2810.53万平方米,分别比2005年增加455.32万平方米、97.89万平方米和319.81万平方米。职业高中和小学校舍面积分别增加64.91万平方米和256.91万平方米。二是不断增加教学投入,提高了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条件水平和教学质量。2010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56亿元,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4亿元,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加投入22亿元和3亿元。普通中学、职业高中、小学的教学设备投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教学设备的投入,大大改善了教学条件,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三是不断扩大图书藏书量。2010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图书藏书量达1.8亿册,比2007年增加1500多万册。高等学校图书藏书量0.7亿册,普通初中0.3亿册,小学0.5亿册,分别占总藏书量的39%17%28%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这一主题,积极完善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我省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1、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一是从经济总量上看,占地区生产总值份额不断提高。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218.4亿元,比2008年增加32.1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009年为2.88%,比2004年提高1.66个百分点。从资产规模看,截止2008年底,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拥有资产总计349.63亿元,是2004年的2.2倍。二是营业收入进一步提高,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主营业收入741.1亿,比2008年的657.6亿增长12.7%。根据调查资料推算,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741.10亿元,可比增长16.9%;增加值218.41亿元,可比增长21.99%,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8.9个百分点,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成为江西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重要产业之一。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随着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体制机制的创新,文化单位内部活力的增强,使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人民群众文化权益得到较好保障。主要表现在: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10年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场所50个、公共图书馆108个、群艺馆12个、文化馆100个、博物馆105个、群众业余演出团(队)5245个,新创建4505家农家书屋,村村通广播电视6799个。中短波转播发射台、电视转播发射台等广播电视资源投入均比2005年增加16座,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6.78%97.96%,分别比2005年提高3.56个百分点和2.52个百分点。


  二是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全省先后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国音乐家协会金钟奖、中国戏剧曹禺文学奖等国家级奖项76项。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与2005年相比,全省公共文化机构力量不断增强,2010年全省文化部门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和群众艺术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2000多个,其中博物馆涉及历史、艺术、科技等各个方面,免费开放率达98%以上;农村文化站活动丰富多彩,2010年全省送戏下乡9000多场、观众人数达1000多万人,自办文体活动10000多场;乡镇文化站1700多个;文化站组织文化活动是8200多个,电影放映场次27万多场、观众人数达5.7亿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新闻出版业发展较快,2008年底,全省新闻出版业实现销售收入134亿元,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2010年全省新闻出版机构达5000多家,从业人员8万多人,出版报纸、期刊、图书、图片和音像制品4000多种,出版数量达9亿多份(册);赣版图书市场占有率从2005年的全国排名第22位,上升到前10位,初步形成了少儿类、美术类、教育类、文史类、生活服务类、农业类等6大品牌出版物,其中少儿类、美术类图书在全国图书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3、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走出去初见成效。2006年江西出版集团与香港利奥集团正式签定合作协议,成立了由江西出版集团控股的江西华奥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业务主要面向海外印刷加工市场,开拓海外出版市场。2008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619万元,外贸订单额占50%。省出版集团公司还积极参与中国图书对外推广活动,先后共有10种近30册图书被列入新闻出版总署对外推广图书名单。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参与了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组织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丛书的编辑出版,承担了其中11种图书的编辑出版任务,占全部任务的三分之一。2008年,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共达成输出72种、引进92种版权贸易协议,名列全国出版集团图书对外推广工作第6名。近年来,省杂技团先后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40多个国家演出500多场,观众60多万人次,实现创汇收入372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体育事业生机勃勃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体育事业取得重要进展的五年。全省体育战线坚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突出重点,统筹全面,在服务大局中找准体育工作定位,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1、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对切实保障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培育科学文明健康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十一五时期我省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建立了一个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多行业、多人群的社会体育组织网络。目前,各级老年体协已达2.4万个,农民体协达到1400多个。二是加强了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指导群众文明锻炼、科学健身。据统计,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达到18050人,其中国家级71人,一级1130人,二级6895人,三级9954人。三是建立了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各设区市及1/3的县(市、区)配置了测试器材,组建了测试工作队伍,全省有10.8万人次接受过国民体质测试。四是积极拓展青少年体育活动空间。国家和省彩票公益金共投入938万元,创建了36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7所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个国家级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五是大力开展全民健身示范活动。如:已连办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在全国影响非常大;颇具社会影响的全民健身日活动;农村百乡千村趣味运动会;全省龙腾狮跃闹元宵活动;自主创新的宜春农耕大赛等大型体育活动。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和健身示范活动,健身活动成为广大群众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2、体育竞赛更加活跃,竞技体育再创辉煌。竞技体育对普及全民健身,发掘更多的体育人才,培养青少年的兴趣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十一五期间共承办全国体育竞赛84次;成功举办了江西省第十二届、第十三届运动会;江西省体育健儿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奖牌达500多枚。在世人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上,我省运动员夺得3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创造了江西参加奥运会的历史最好成绩,分别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省政府的嘉奖。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我省获得10.5枚金牌、7.5枚银牌、7枚铜牌,金牌数继续保持两位数。参加北京残疾人奥运会,夺得2枚金牌、1枚铜牌;参加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取得了14个一等奖,列全国第11位;参加第六届全国农运会取得13枚金牌、10枚银牌、19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列全国第7位;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取得6枚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列全国第7位。


  3、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着力培育体育后备人才。一是体育场地设施初具规模。十一五期间,全省体育场地建设投入资金近40亿元。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一期工程、吉安航校机场基本完工;瑶湖水上运动中心、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南昌湾里射击中心开工建设;除5个设区市综合性体育中心正在建设外,其它均已建成投入使用。县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全覆盖,消除了体育设施空白县。2008年省政府将基层群众体育健身场所纳入民生工程以来,省级财政投入1.24亿元,地方政府投入2.78亿元,在59个县(市、区)建设了田径场、健身运动场、综合球类馆。建成雪炭工程”15个、全民健身工程110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426个,大大缓解了群众健身场所紧张的问题。二是加强人才基地建设,着力培育体育后备人才。十一五期间创建了7个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15个省级单项运动训练基地,9个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53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58所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示范中学,与5所高校联办了高水平运动队。全省注册在训人数达12846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参加运动训练人数达25412人。培养一级以上裁判员1019人,其中国家级裁判员222人、一级裁判员797人。共培养一级以上运动员495人,其中国际运动健将11人、运动健将91人,一级运动员393人。各市、县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547人。省优秀运动队在训运动员达到583人,其中集试训运动员220人。


  卫生事业成绩斐然


  十一五时期,全省卫生系统不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有效应对,全省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1、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全省卫生机构床位数从2005年的85086张增长到2010年的127915张,增长率达50.3%;每千人口床位数由2.0张增长到2.89张,增长率达45%;全省卫生技术人员数由115986人增长到154733人,增长率达33.4%;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由2.69人增长到3.49人,增长率达29.7%


  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重要方面


  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农民参合率由2005年的79.36%提高到2010年的96.62%,人均筹资标准由30元提高到150元。十一五期间,全省参合农民共4629.25万人次得到补偿,补助金额达102.18亿元。新农合直补、基金双印鉴和银行对账单制度在全国影响广泛。


  二是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大力实施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推进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乡镇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财政补助由30.68%提高到100%,乡村医生补助由每人每年300-500元提高到1500-2300元。


  三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扎实推进。200912月,在全省491所乡镇中心卫生院以及萍乡、新余、鹰潭等3个设区市的所有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20101-10月份,试点机构门急诊均次费用同比下降32.25%,住院均次费用同比下降20.87%;门急诊总人次同比增长30.27%,住院总人次同比增长14.75%,药占比同比下降11.8%201012月底前,全省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前一年完成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目标。


  四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启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提高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间差异、改善居民健康状况、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20095月起在全省实施光明?微笑工程,累计完成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165997例,唇腭裂患者免费手术6675例,提前一年完成了光明?微笑工程目标任务,并建立了白内障患者和唇腭裂患者免费治疗长效机制。20108月起,对全省范围内的儿童白血病和南昌、萍乡、新余、鹰潭、景德镇等5个市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免费救治,共收治白血病患儿17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58例。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国家下达的三年乙肝疫苗补种任务,为全省445万名8-15岁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在全省实现了农村孕产妇在县、乡两级医院平产分娩基本免费,补助孕产妇68.17万人,全省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8%以上。2009年至201011月,免费为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40.1万人、乳腺癌检查2.88万人,城市居民健康建档率达83.7%,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23.63%


  五是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在省、市、县三级4家公立医院开展取消药品加成试点,由省、市、县财政安排资金2300万元,对药品零差率进行补助。选定萍乡市为公立医院改革省级联系试点城市,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大力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99%以上。


  3、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十一五期间,中央和省财政投入26.76亿元,支持10个省级医疗卫生机构、12个重点中医院、175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140个乡镇卫生院、7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61个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92.41亿元,支持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重大疾病防治和服务能力建设。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在全省实施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一是农村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1011月,全省97.6%的乡镇中心卫生院、91.1%的一般卫生院达到建设标准,98.7%的行政村有一所达到建设标准的村卫生室。创建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37个、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县”41个,85个县(市、区)实行了乡镇卫生院财务县管体制改革。


  二是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底,全省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0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了全省100%的城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了100%的城市居民。每万城市居民有3名以上全科医师和2名以上社区护士。2007年、2008年在全国率先实施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和服务卡制度,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公共卫生服务。省、市分别建立社区卫生人员夜校,开展社区卫生适宜技术培训。


  三是城市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开展第二周期医院评审,全省现有三级医院51家,二级医院195家,100%的县级医院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完成了11家设区市传染病院(区)和10所紧急救援中心、11所急救点及急救分中心的建设任务,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和院前急救网络进一步完善。12家血站达到建设标准,采供血机构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四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完成了204个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全省所有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测能力达到了建设标准,所有县及县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全面覆盖。在全省开展县级产科急救中心母婴安全乡卫生院创建活动以及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等项目,妇幼保健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网络不断健全,全省已组建卫生监督机构111个,全部独立运行并实行了卫生综合执法。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有效应对,重大疾病防控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大幅提升,未发生重大传染病大规模流行。


  一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完成了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完善了卫生应急体系和管理制度,圆满完成了支援四川汶川地震救灾防疫工作,全力做好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患儿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工作,依法科学规范防控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出色完成了5?23火车脱轨事故的医疗救治、抗洪救灾卫生防疫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任务,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了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稳定。


  二是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防控。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和霍乱、手足口病等急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国家免疫规划免费接种由6种疫苗预防7种疾病,扩大到14种疫苗预防15种疾病,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覆盖面100%99个县相继实现了以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90%的目标。


  三是血吸虫病防治取得新成绩。2008年底,全省实现了血吸虫病疫情控制的目标。2010年,全省39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达到传播阻断标准20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8个,达到疫情控制标准11个。血吸虫病人数由2005年的13.61万人下降至2009年的8.9万人,急感病人降至2010年的2例,为历史最低水平。


  四是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到2010年底,全省共创建3个国家卫生城市、5个国家卫生县城(镇),12个省级卫生城市、30个省级卫生县城。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0%


  5、人才和科技工作进展明显。一是卫生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十一五期间,制定实施中长期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工程,采取分类选拔培养的办法,重点加强高层次卫生人才、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人才和农村卫生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卫生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五年来,共选拔培养国家级高层次卫生人才18名、省级高层次卫生人才156名、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400名、农村卫生专业技术带头人1643名,为乡镇卫生院招聘263名执业医师,免费定向培养医学本专科生860名,长年保持约1000名医疗专家组成的卫生人才服务团在基层挂职服务。二是卫生科技管理进一步加强。全省共有71个学科列入省医学领先学科建设计划,43个学科被授予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称号,下达省市共建计划31项。全省下达厅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45项、普通科技计划项目2292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星火推广计划”55项。全省共有182项医疗卫生新技术通过新技术引进项目验收,245项科技成果通过科技成果鉴定,75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奖励。


  民政事业成效显著


  十一五时期,我省民政部门开拓创新,大力推进民政事业改革与发展,为江西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城乡社会救助水平大幅提升。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障对象达93万人,全省平均保障标准达到252元,月人均补助达180元,比十五期末提高了118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保障对象达150万人,全省平均保障标准达到110元,月人均补助75元,比十五期末提高了50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明显提高,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1920元、1320元,分别比十五期末提高了720元和520元,集中供养率达81.4%。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全面建立,救助水平不断提高,全省累计313万人次得到救助,人均住院救助金额由972元提高到3000元以上。上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老弱残职工生活救济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和农村分别提高到225元和185元,增长110%128%。在全国率先全面建立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为解决困难群众临时性、突发性困难提供保障。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各设区市全部新建了救助站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2、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显著提高。各地均制订出台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省、市、县三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基本形成,救灾组织指挥体系、应急响应机制和救灾款物保障机制日臻完善。共下拨中央和省级救灾资金近13亿元,接收救灾捐赠资金约9亿元,完成灾后恢复重建超10万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4万户,救助受灾群众达1800万人次。各级减灾工作机构相继成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蓬勃开展,18个社区被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3、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深入开展。修订通过了《江西省军人抚恤优待实施办法》、《江西省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命名管理实施办法》,出台了《江西省残疾评定和抚恤管理工作规程》,10个市县获得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县)荣誉称号,城镇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提高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30%,重点优抚对象优待抚恤标准大幅提高,优抚医保工程和安居工程深入推进,完成了1800余名残疾军人评残工作。深入推进政府安排就业与自谋职业相结合的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全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63%、政府计划安置率34%、职业技能参训率90%以上,城镇退役士兵一次性自谋职业补助金平均标准提高到2.3万元。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士官、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773人,先后15次提高军休干部的生活待遇,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社会化深入推进。


  4、社会福利和老龄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福利机构建设迅速发展,投资近20亿元新建和改扩建福利院、敬老院、光荣院1000余所,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张,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到130家,拥有床位1.2万张。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试点148个,创建农村老年人协会规范化建设示范点460个,老年人养老、医疗、法律等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城镇三无人员人均月供养标准超过300元。社会福利企业发展到345家,安置20108名残疾人就业。开展了微笑列车生命的礼物青苗关爱工程等大型慈善活动,募集社会捐赠款物及争取慈善项目资金7.8亿元,惠及困难群众近千万人次。销售福利彩票45亿元,筹集公益金15亿元。


  5、城乡基层政权管理和社区建设成效显著。规范创新了基层民主选举,探索推广了村民自荐直选和女性候选人定位产生新模式。健全完善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各项制度,创建省级民主法制示范村200个,全省村民自治模范县(市、区)31个,省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市、区)9个。城乡社区建设深入开展,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5个城区、5个街道和15个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示范街道和示范社区,16个县(区)被命名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区),创建农村村落社区3万余个,探索推广了中心+村落等多种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


  6、民间组织发展与管理取得重要进展。民间组织年均增加10%,现有社会团体6129个、民办非企业单位4456个、基金会21个,民政部门备案登记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6700个,城市社区社会组织8000余个,民间组织综合实力日益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城乡民间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在201个民间组织新建党组织,实现了民间组织党组织全覆盖。开展了加强财务监管、规范档案管理等行业协会专项治理,民间组织管理逐步完善,初步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民间组织运行机制。


  7、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首创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万载模式,成为全国三大模式之一,有878人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并登记注册。科学、有序、稳妥地调整了部分行政区划,探索了县城区和非行政区管理体制改革问题,行政资源配置进一步趋于合理,乡镇数量比由0.851调整到0.791,乡镇总数减少了29个。大力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地名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设置乡镇地名标志11000余块,70%的城市完成了地名规划编制工作,省、市、县三级地名数据库全面建立,共采集录入地名属性信息30多万条,以网站、电子地图、电子触摸屏为载体的地名信息化服务项目相继投入使用。圆满完成了6条省界、259条县界的联合检查工作,积极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边界环境总体安定和谐。继续推进殡葬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困难群众遗体免费火化制度,殡葬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省建成火化殡仪馆86个,公墓96个。依法开展婚姻和儿童收养登记工作,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


来源: 附件:
bottom
Copyright (C)2007-2009 All Rights 南昌大学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联系我们 | 您是第702412位访客